第130页

她每日在太学,几乎不踏出一步,有了杨帆、斐文浩这些小喇叭对京都的局势,也有几分的了解。

如今学生已对算学饱满热情,她也不在想每日说书,毕竟她是教书的,不是说书的,长期以往,太学里又生闲话。

若不继续说书,班里的学生必定不肯,思来想去,写书最是方便。

她之所以拒绝松涛书局,除了不想自己的书籍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更是她想在太学里创办学刊,每月一刊,可以刊登一些太学学生先生的新的研究,趣事,书写的话本、诗歌、文章,还有太学一个月内发生的大事。

学刊一事,她曾对院长提过,院长听后,十分感兴趣,立即同意。

不同她一个算学的普通先生,便没有参与学刊的创建工作,不过她师父郑文仲是学刊的负责人。

以后她只要向学刊投稿便可。

学刊创办初期,她的包青天系列话本可以为学刊增添人气,引流。

这日,吴静香走在太学的食舍里,看见许多人聚集在一起,似乎又在聊京城的最新大八卦。

“最新消息,超劲爆!”

那人眉眼飞扬,似乎在炫耀着什么,饭碗随意放在桌上,手里的筷条飞舞。

“文浩,快说说,你又弄来什么大消息。”

“上回你说相府的第一才女最爱梅花,我捎人打听去了,最后从她的贴身丫鬟得知,她最爱的是菊花。”

那人嘲讽道,似乎是在打假,“梅花是昔日的心头好,前几日她拜读了一首诗后,嘴里经常念叨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现在她最爱的是菊花。”

“那她也曾爱梅花。”

斐文浩辩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