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页

等地,读书风气也是落伍几十年。

自从我开创了文山书院,花重金大肆聘请了先生,桂城一地的读书风气,才刚刚有了起色。

书院创办了几十年,似乎有些乏力了,一切仿佛按部就班,书院的宗旨变味了,没有了包容性,所有一切仿佛都是为了中举、中进士、考状元。

书院里的学生、先生变得十分的功利,一切读书都是为了今后的高官厚禄。

但是这样又说不上错,师伯老了,无从纠正。”

老人翻开那本极薄的书籍,上边是只是些人名,那些人曾是书院的学生,“以前师伯看着书院里学生中举、中进士,内心也曾无比的喜悦激动。

可能是书院办久了,看学生中举的次数多了,人有些麻木了。

再也找不到以前的喜悦。”

山长一个一个指着上边的名字摩挲着,“前几年的学生入朝做官之后,现在偶尔还能在朝廷之中看到他们的身影,后面的那些入朝为官者,早已石沉在官海之中,在自己的任上碌碌无为,极少能在朝堂之中再见他们的身影。

更为可憎的是,前段时间朝廷贪污之案中,还有几名曾是我文山书院的学生。”

老者提起毛笔,在几个名字之上重重地圈了几下,“结党营私、贪污受贿、鱼肉百姓,我的书院竟然教出这样的败类。”

老者在自言自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教书育人,育人啊!育人!”

吴静香离开时头脑一片混沌,老山长的话语不断回响在耳侧,振聋发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