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四爷。”

这一路上,胤禛带她们都十分宽厚,却又从未露出过半分暗示拉拢之言,这些侍卫都十分感念。

其中有几个汉军旗出身家,家世低微的,已经隐隐有投入他门下的意思。

毕竟清朝的制度就是这样,天下人都是皇家的奴才。他们这些八旗子弟若想出人头地,除了靠自己的家世,就只能投奔一位或有地位、或有能耐的主子。

若不然,有前途、有油水的差事就那么多,竞争的人却如过江之卿。若是没有靠山、没有背景,那些好职位凭什么轮到他们?

一开始,胤禛对这种制度十分不适应。但在这个时代待的久了,也慢慢理解了他们的无奈。

毕竟,有机会过好日子,谁愿意一直在底层打滚?

再者说,他又不是真的无欲无求,怎么能一直缺少朝堂上的人手?

只是,康熙对他和太子都不放心,他若是明目张胆地收拢人手,会戳康熙的肺管子。

但若是收龙几个家世不高的汉军棋子弟,不容易引起康熙的忌惮。

毕竟如今还是清朝初年,朝堂上大部分的权势,都掌握在满洲八旗贵族手里。能落到汉军旗手里的,都是些汤汤水水。

正好,胤禛也不需要他的门人里出几个天官堂官,只要在各部里有中下层官员,能在第一时间为他传递些消息就很好了。

而且,越是一部的高层,被调动的就越是频繁。反而那些中下层的官员,能长久的在某个部门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