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泰入学不久,就对四阿哥这个敢逃学的堂兄心生钦佩。只是这种钦佩,还带着一点儿乖学生对校霸的敬畏,导致他对胤禛是有心结交而不敢亲近。
不过,这种情况随着胤禛在康熙面前替裕亲王说情之后,就彻底改变了。
有裕亲王这个亲阿玛在后面撺掇撑腰,保泰胆气大涨。而事实证明,胤禛这个“校霸”其实挺好说话,对他的态度十分温和。
于是,保泰对这个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堂兄的感情,就从敬畏变成了亲近。
在偶尔请教了胤禛一次问题之后,他又从亲近变成了敬佩。
自那以后,每次胤禛来上书房,都会和他说说话,问问他的课业。
更有甚者,保泰在课业有不懂的地方,既不请教老师也不询问同窗,都攒在一起,等胤禛来了让胤禛教他。
这种彻头彻尾的迷弟行,为让胤禛哭笑不得,每次都劝他别这么干,有问题最好是当场请教老师,不要拖着。
但保泰虽然每一次都是表面上答应得好好的,下一回依旧我行我素。
三五次之后,胤禛见他的功课并没有落下,才明白这小子那些疑惑,八成只是当场疑惑,随后自己就想明白了。
他之所以还要请教胤禛,一是想要近距离多接触偶像;二就是胤禛的逻辑思维方式每每都能给他启发。
这也难怪,胤禛这辈子虽然也是自幼学习四书五经,但他毕竟受后世影响多年。
再则,他这辈子的老师揆叙也不是一个迂腐之人,给他讲课自然不会拘泥于一道,常常是旁征博引,一篇文章就能引用三四家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