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当时究竟是什么境况,接到玄色封边的急报时,我只感到眼角一阵猛跳。元琛的来信骈赋用语考究,行文有秩,但区区数行,根本无法明了事从缘由经过,但是说清了一个结果:大名府衙不知为何突然发难,在宴上扣押了摄政王。大军在城外扎营,未料到此惊变,摄政王被困大名府。
克制不住情绪地用力捶了一下案几,朝堂下众臣一时无人出声,平日里市场里撒泼的劲都不见了,一个个噤若寒蝉。
平复了下呼吸,将奏折经由小林子递下去给大臣传阅:“李大人,你怎么看此事。”
被点名的李平出列:“臣以为,大名府扣押摄政王原因不明,但设计生擒王爷,必是有条件想与朝廷周旋,想必摄政王目下当无性命之忧。”
这话,虽没有提出解决之法,也未对缘由作出可靠猜测,确是我想听的。
心下稍安。
德州、大名距离京都长安路途遥远,往来传信耗时良久,即便元琛这封奏报八百里加急,与信件发出时作比较,也是过去好几日了。
摄政王此次的副将是赵辰年,在城下骂战,喝问城墙上的大名府同知姚记此举何意。
距离远,看不清姚记的表情,但语气是十足欠揍的:“回去告诉赵辰泽,让他带着关押在大牢里的老关斋教众,来大名府换人。”
老关斋?预备秋后问斩,因行刺夫子而被在长安大力搜捕过的异教徒?因为事情并不隐秘,虽未经手,赵辰年倒是听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