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你是个明白人。”苏采青说。

闲叙了一会儿,于志新说:“我去了广州的话,文具厂的事情,就要你自己盯着了。手续都已经办完了,就是恢复生产的事情了。这个你比我在行。”

苏采青应道:“我知道了。”

她这次回到上海,计划之一就是要把文具厂的生产恢复过来。

自从打了官司后,这将近半年的时间里,小白杨的产品一直处于终止生产的状态,市场已经空缺了许久了,如果再不尽快恢复,市场怕是会被别人占领了。

说干就干,苏采青去了浦东区,查看了一下厂里的情况,和许多国有厂一样,生产设备老化,生产观念落后,工人们也十分松散。

设备不是问题,王厂长是她的老上家了,设备的事儿不需要多说,他就给了十分实惠的价格,收款时间也有了一些富余,免得苏采青手忙脚乱的。

“我呀,就盼着你好好干,多开几个厂子,那样的话,我这厂子的效益,也就不用我这么操心啦!”王厂长在电话里笑道。

苏采青说:“那就承您吉言,愿我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创造更多的价值吧。”

“你完全可以的,这点毋庸置疑。”

王厂长,梁教授这样的长辈,倒是都挺欣赏苏采青的能力的。

得他们照拂,苏采青也得了许多便利。

这招工也好招,虽然已经不是国营厂了,可是苏采青这厂子能赚钱,能发出工资,人家就愿意来干活。这年头,在国营厂干活确实是舒服,可是现在机会越来越少了啊,总是要找出路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