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特别的,也不过是关注广播剧的听众的猜测,有搜不到她的糊文的,别人好心贴上地址,然后对方礼貌地道谢。
好羞耻……
最后才有了一个小小的争议点,大概是有一位网友说:“怎么可能,苏唱主役的那是什么级别的i啊?估计是生活里认识吧。”
下面有维护苏唱的网友评论:“你不要这么说,好像唱唱只挑i一样,其实不管大i小i,只要是好故事,她都有兴趣的。我觉得也别太关注i了,只要用心制作,作为听众就很欢迎。”
是啊是啊是啊,于舟直点头。
关掉网上的讨论,她仍旧后知后觉地有一点难过。
哪怕只有一个人,非常不明显地,足够隐晦地,表达了她的故事配不上苏唱,她都有那么芝麻大小的,耿耿于怀的难过。
如果是别的合作方,她根本不会在乎,说不定还会贱兮兮地得瑟一句是啊我可真是沾光了。
但,是苏唱,就不行。
可能是因为,她用了几年的时间,都没办法有底气地说出,我和你足够登对,这句话吧。
和向挽玩了一天,一看时间晚上七点四十五。于舟和向挽打过招呼,拿着手机进卧室,测试了一下网络,等微信群的连麦。
余下的十五分钟在刷微博中度过。
然后微信电话就打过来了,说八点就是八点,雷厉风行的彭姠之分毫不差。
几个小伙伴的微信头像逐一点亮,后期老师和编剧老师一进来,都熟练地闭麦,于是于舟也跟着闭麦。
她精心准备过的自我介绍没有派上用场,因为这个剧组根本没有寒暄。
彭姠之的声音响起来:“都到了哈,那我们开始,《神龛》s101剧本围读,嗯。”
用“嗯”作为开场的习惯,于舟没有听过,更何况彭姠之的声音好听得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