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向挽无疑是争气的“二胎”,还没从培训班毕业,她接了两部非商协役,渐渐在论坛里,有了除去“嫂子”之外的姓名。
《神龛》广播剧的播出,没有像很多人预期的那样,大爆特爆。
虽然有闪亮的卡司加盟,质量也很不错,但,原著太……糊了。
像苏唱她们这样的cv,虽然意味着能吸引更多的眼球,但也意味着,她们的粉丝有非常非常多的选择。
因为她们不缺作品听。
在苏唱主役的众多大i的声量中,《神龛》显得没有那么起眼。
一个小高潮,还是在向挽出现的那一期来临,cv列表里出现了向挽的名字,很多人才恍然大悟,原来向挽和苏唱的交集,能够追溯到那么久以前。
没有大爆,但不意味着加成不明显,播了几期之后,于舟的微博粉丝从一万多涨到了五万多,评论量也从两位数,稳定在了三位数。
私信里开始有粉丝关心她,每天给她问早安晚安。
开始有广告来找她,多半是情趣用品的广告。
在《神龛》的收藏数破30000的时候,有出版社上门了。
于舟举着手机,用光宗耀祖的口吻,热泪盈眶地对住了过长时间的赵女士说:“妈,我要成作家了。”
出版对一个写手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当然不仅仅是钱。
它意味着你的文字可以被打印出来,装帧好,被喜欢它的人妥善收藏,也意味着它有资格被摆到书店里、书架里,和我们小时候看到的各种各样的书籍并驾齐驱。
大概每一个写作的人,都对书店有过向往。
对于热爱文字的人来说,书架上的书籍是装巧克力的纸盒子,小小的我们在书架中穿梭,望着琳琅满目的书籍,抬头将一本抽出来,就会是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