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孔磊带着人赶去安林县,赶着三辆马车,当时打的主意是去往安林县分开寻找早熟的水稻,省得人手不够导致购买到的水稻不够用,耽误易卓这边的事儿。
结果,孔磊他们这一回来,三辆马车上都装得满满的水稻。
易卓一脸惊讶的问道:“安林县那边早熟的水稻有这么多吗?”
一辆马车上能装所以水稻两三百斤,三辆马车就是七八百斤,红磊这是去哪儿凑的呀?
孔磊从马车上跳下来,赶忙迎了上来,笑着和十堰易卓见礼,说道:“见过十堰大人,见过卓公子!”
易卓摆摆手,十堰也赶紧问道:“孔磊,这些稻子都是从安林县那边哪来的?那边闹的就算早熟也收不了这么多吧!”
孔磊嘿嘿一笑,说道:“说起来也算是巧合,安林县那边儿有一户姓王的人家,他有亲戚在更南边的岭南住,据说是在那边发现了好稻种,前几年的时候就分给了那姓王的人家,所以他家的稻子,才能一直早熟,今年王家水稻种的更多了,所以此次早熟的稻子也更多了,而且稻种看起来很不错呢!”
岭南?
孔磊这话一说,易卓和十堰都吃了一惊。
岭南那边有好稻种吗?从来没听过呢。
相比起十堰的震惊。
易卓其实想的更多,他记得很清楚,在原本的历史线中,其实占城稻曾经数次传播到外地,但是因为各种原因,一直发展非常缓慢,直到北宋的时候才正式开始传入江南,南宋的时候才大面积种植开。
像这种稻种传播,绝对不是一日之功。
在易卓想来,早在数十年,乃至百年之前,说不明占城稻就已经开始在岭南附近的地方种植了。
不过,这些稻种也绝对不可能是真正的占城稻,想来是繁殖了,不知多少代的,稻种。
“让我看看……”易卓赶忙走了过去。
十堰也紧随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