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页

历朝历代,庶女的归宿也就那么几种,第一种是找个寒门学子,若是运气好,这学子将来出息了,庶女的地位也就与日俱增。

这样的情况不是没有。往近了说,忠勇侯家的庶出五姑娘,当年就是嫁了一名寒门学子,而如今那名学子官至三品。而忠勇侯府却是日渐没落,连个像样的继承人都没有,有点什么事情还要求到那名庶女的头上。

你说解气不解气?

可是这种需要眼光,也有一定的风险,有忠勇侯家的“正面例子”,自然也有不少反面例子,旁的不说,就往近了说,老太太齐氏那个庶妹小齐氏,当初嫁的就是一个寒门学子。

只可惜却是一个短命的,夫妇两人早早去了,只留下女儿陈临芳。而陈临芳只能草草的嫁了人,她不甘心嫁给商人,因而也是嫁的一个学子,谁知道那学子也是英年早逝。留下她与儿子相依为命。

也有的识人不清,寒门学子发达之后对发妻不闻不问……

不过说起表姨陈临芳,楚姌略有几分沉思。她的儿子宋元斌人倒是不错,据说学问做的好,将来或许是一个有出息的。

但是楚姌不想赌。况且陈临芳不是一个好相与的,一个早年守寡一手带大儿子的婆婆必然强势霸道。若是宋元斌是个拎得清的还好,可若是他拎不清,媳妇儿不得被陈临芳死死拿捏着?

所以楚姌从一开始就没有考虑过宋元斌。饶是宋元斌长得不错,小小年纪,也有了一些建树,况且两家还是沾亲带故的。

不过楚姌倒是听到了一些传闻,忍不住看了楚妘一眼……

第二种就是在同等家世的庶出子弟之中寻一个有上进心的,将来未尝不能靠着夫荣子荫过上好日子。只是,凭什么庶女就只能在庶子之中挑选夫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