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后,人们依然相信,是太平盛世,是天佑楚国,才降下如许滴仙,以那遥远而美丽至极的笑容,为楚地显示天意依归的吉兆。
而在当时,那随水而行,向京城而去的性德还不知道,楚国的皇帝未来仍会有很漫长的岁月,踏遍国内的山河大地,甚至周游天下各国,见到各种各样的人,遇上各种各样的故事,演绎出许多美丽的传奇。
当然,这自在的旅游生活,必然要过好几个月后,才能正式开始。而现在,作为交换条件,他必须做一个孝顺的好儿子,勤政的好皇帝;他必须天天陪伴母后承欢膝下,必须天天跟着萧逸认真熟悉国家政务,只要表现合格了,才有机会出去四下游玩。
在这样的条件交换中,楚国至尊的几个人,到底谁得益最大,到底谁谋划最深,到底最后遂了谁的意?在后世史书上,就不免有很多不同的声音争论不休了。
番外篇 再世为人
安乐公主的陵墓在飞雪关与定远城之间。秦国的帝姬,大楚的皇妃,在两国百姓传说中,有着仙人之姿,菩萨心肠的高贵女子,永远地沉睡在了两国边境之间。相传她死前遗言,愿以身体为两国之壁垒,不管哪一国要兴起干戈,兵马都必须踏平她的坟茔,方能侵入邻国。
也许是因为连上苍都为这一片悲悯之心所感,因此自安乐公主逝世之后,一直以来边境小纠纷不断,大干戈也起过一两回的秦楚两国,竟再没有发生一次冲突。
两国的百姓与军士,都视此为公主的慈荫佑护。
公主性崇简朴,恩悯天下。传说她重病不起时,曾哀求楚王放归所有陪嫁秦人,不需任何人陪葬,活了数百条性命,传说她垂死之际,要求楚王不必将她厚葬,不需为她而徒耗民力。秦楚两国的沃土,便是她最好的埋骨之所。
然楚王虽依从公主之约,并未大张旗鼓地修建墓穴,但飞雪关的将士和边关的百姓都感念公主的无私,不肯叫公主死后委屈,纷纷出力修墓。而秦王当初送来陪嫁的大笔财物,楚王也没有取走一文一缕,尽皆留在飞雪关,全部用在了安乐公主死后诸事操办和建陵上了。
在秦楚两国那浩大的边境线上,广大而威严的安乐公主陵,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
人们相信,那位薄命而良善的公主,必会永远守护在两个国家的边境,用那双冥冥中依旧美丽的眼睛,期盼着,提醒着,所有的秦人和楚人,水息干戈。
整整三年,两国再没有流一滴血,再没有任何一个人倒在这片充满无数纷争的土地上。
整整三年,并没有派驻专门管理人的公主陵,一直干净整洁,香烟不断。在那位美丽公主心怀百姓而逝的数年后,百姓们依旧没有忘记过她。
总会有人自发地来打扫陵墓,总会有两国的百姓或军士,自发地来奠祭那远去的芳魂。
这一日,天高云淡风尚好。宏大的公主陵前香烟袅袅,一个轻衫单薄的俊美男子,静静站在公主陵前,低头望着那细细记述公主生平和死前遗言的碑文,不言亦不动。远远立着两个随从模样的人,时不时放眼向他这边张望,眼中多有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