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听说之后,太子曾出面婉言要求纪纲善待,然而纪纲拿捏不准皇帝的意思,竟直说“不敢答应殿下的请求”。老实人朱高炽回到东宫,气得掉泪。
现在掉泪管啥用啊,您当时紧一紧裤腰带,不就啥事儿没有了吗……
这还不算完。因出差在外而躲过牢狱之灾的杨士奇被汉王手下的御史咬住不放,每天好几本奏折参他,说东宫诸臣皆下狱,不应当独独宽恕杨士奇。朱棣迫于众意也将他扔进了诏狱。
至此,史书中赫赫有名的“三杨”里,只剩杨荣还是自由身。
杨荣是太子属官。而且杨荣确实一直在听太子的命令行事。
但皇帝偏偏没把他当太子的人,以为他在太子和汉王两人中谁的队都没站。
北伐时皇帝命他在军中给黑蛋讲说经史,兼管玉玺。也就是说每一道圣旨,都要经杨荣的手发出去才算数。
北巡回来时,皇帝毒发,何等凶险,委命查案的,除了纪纲,就是杨荣。
反正我对这位精瘦老头儿杨大人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然而正是因为现在只剩杨荣、修书的金幼孜等寥寥几人没被抓,东宫越发不敢与他们勤走动。
若这几人再被抓,东宫在朝中无重臣可用,就如同被斩断手脚。
斩断手脚,正是朱棣想要的效果。
这些大臣都是忠臣,不能杀,他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