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过去曾挑中的,也确实是这样忠贞不二的人。我眼光不错。
可惜那个人心之所向,并不是我。
得知自己生下的孩儿夭折的时候,我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
因痛感失责,几天后,菊芬自尽。菡清活了下来,对我说,她觉得事有蹊跷。
“怎么就那么巧?小姐怀了,她也怀;小姐生,她也生;事事都比小姐慢半拍,却事事都紧跟着。”
况且产婆当时竟在我生出孩子的节骨眼上,将菊芬和菡清都支开了。
物证是没有的。
我想找人证,当日侍奉的“三婆”和御药房宦官竟然没留一个活口。
此事,单凭孙氏一个人是做不到的。
我感到一股冷气顺着脚踝慢慢侵蚀着我的皮肤,缓慢地上行,探进了心底。
那位天潢贵胄俊美的脸浮现在脑海幽黑之处。
想明白背后是谁主使的时候,我竟然忍不住笑了。
原来从最初我有喜开始,崔尚宫从我殿里提拔一批“太孙举荐”的人,就是明升暗调,让我身边无人可用。
他真是下得一手好棋。
当时我还天真地以为,我再怎么不合他的心意,他至少看得上我管制内宫、调/教下人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