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返回家中的时候,耶律楚材还在思索回味完颜康关于“国”的说法。
耶律家。
忙完公务的耶律履与耶律楚材交谈。
“三郎,今天怎么了?魂不守舍的。”
耶律楚材在家中排行老三,上面还有大哥耶律辨材,二哥耶律善材。
老大耶律辨材官拜奉国上将军,老二耶律善材官至龙虎卫上将军,都在宫里当差,而耶律楚材是在赵王府里担任长史一职。
然而,耶律履最看重的却是这位小儿子。
因为,长子和次子的官职只是听起来威风,实则有名无权。…。。
但是赵王府的长史可不同,尤其是这几年,赵王的势头很猛,无论朝野内外,都已经压过了其他王爷。
“爹,我没事。只是今天与世子同游,略有所感罢了。”
“哦,说来为父听听。”
然后,耶律楚材就把完颜康对于“国”字的解释说了一遍。
耶律履听完,闭目抚须,陷入沉思。
“三郎,你觉得,小王爷这话,会不会是赵王属意的试探?”
“试探?”
“以“国”言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是帝王之志啊!”
“你多虑了爹,世子从未掩饰过他的志向,不然孩儿也不会选择辅佐于他。”
“三郎,还是稳妥点好。陛下虽已年迈,可老当益壮,加上太子之位未定,一切都还没明朗。”
“……爹,有些话事关机密,我不能跟你说的太清楚。”耶律楚材斟酌语句,“我只能说,世子大势已成,无人可挡。只是世子他现在还不想走到最前面而已。”
耶律履眉宇一皱。
他敏锐的捕捉到儿子话里的关键——世子大势已成,而不是赵王大势已成。
耶律履张了张嘴。
难道赵王府欲学前朝的天策府?
耶律履为自己这个想法而心里一颤。
他想要询问,可看到耶律楚材的缄默之态,又吞回了到嘴边的话。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机事不密则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