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黄侍郎……“

“你父不是太子,你也不是太孙,却可以将我一介散人直接擢升为礼部侍郎,啧啧啧……你们金国的朝廷如此儿戏吗?“

黄药师身穿官服,语带讥诮。

“黄侍郎……”

完颜康这个称呼一出,黄药师脸色顿时黑了下来。

盖因,“黄侍郎”三个字叫快了后,听起来就跟“黄鼠狼”差不多。

“好吧,药师先生。”

瞧见对方神色有异,完颜康微微一笑,然后改口。

“药师先生上任这几日,和礼部的陈尚书见过面了,觉得如何?”

“礼部尚书陈检,是你们的人吧?”

黄药师看似发问,语气却非常肯定。

“或者说,整个礼部,都已经是你的一言堂了吧?”

他只是去了几次,就发现礼部关键位置上的人都和赵王府有关。

完颜康笑而不语。

“总之,礼部会全力配合药师先生的任务。”

“必要时,户部和兵部也有人可以声援。”

黄药师皱眉。

“要知道名不正则言不顺,以王爷之身推动此事,你就不怕皇帝猜忌?”

“任何时候,做臣子的名望太大,都不是好事。”

“岂不见战国信陵君之事?”

完颜康笑了。

“药师先生这是在为我担忧么?”

黄药师清哼一声。

“我只是不想这股风还没吹起就停了。”

完颜康轻笑几声。

“太子、太孙什么的,对我来说唾手可得。但有些事儿,位置一高反而不好做了,至少不好亲自去做。”

自古以来,皇帝都是居中调和的那个人。

如果一个皇帝亲自下场和臣子“厮杀”,那么他一定是位失败的皇帝。

…………

开九科取士。

这件事情在朝野上闹得沸沸扬扬。

文武百官不用说,超过九成反对,理由不一。

有说违反祖制,不成体统;有说书画乐工,于治国无益,不登大雅……

皇帝拿不定主意。

在随身太监的悄声提示下,询问礼部意见。

礼部尚书陈检站出来说:“科举兴于在隋唐时期,那时,考试的科目便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类。其中,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所以,这并不是没有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