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楚材指着那些农作物,神情激动。
在这个年代,民以食为天。
能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技术,无疑是国之重宝,甚至值得引发一次战争!
他想要靠近观察,亲手触碰,却被红玉拦住。
“每个人身上携带的气不同,没有穿戴专门的防护服,不能靠近那些苗种。”
耶律楚材深深遗憾。
接着,他跟着红玉参观了其他七个部门。
这些部门有的负责为“听风人”培养谍者;有的负责水陆商贸交易,攫取钱财;有的专门习武练功,对外作战;有的负责教导;有的负责统计监督……
虽然一些部门的名字不同,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这简直就是个“国中之国”!”
一圈逛下来,这是耶律楚材最大的感受。
最让他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里的人个个识文断字。
世子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红玉解释说道:“读书之昂贵,排除拜师那部分,无非在于书籍珍贵,印刷抄录不易,加上日常笔墨纸砚的消耗。”…。。
“但天部的匠人改良优化了笔墨纸砚的制作工艺和印刷技术,极大的降低了成本,至于书籍类目,有着世子提供,这里的人也是不缺,但像四书五经什么的,世子说了,无需深究,只需节选片段,能够懂得道理和礼仪即可。”
这一点,说实话耶律楚材略微接受不能。
可是在看到这里的人的生活状况,他又说不出什么强有力的反对之言。
红玉接着说:“世子说过,一个国家必须用它精神上的力量来弥补它物质上的损失。正是因为贫穷,所以要办教育。从未听说过一个国家是因为办教育而办穷了的,办亡国了的。”
“教育不仅不会使国家贫穷,恰恰相反,教育是摆脱贫困的最好手段。”
这一番话,振聋发聩。
耶律楚材结合一天看下来的经历,深深一叹。
“我似乎有点明白,世子为什么要我亲自来一趟了。”
…………
时值九月。
嘉兴,烟雨楼。
九月份的烟雨楼,总是被一层轻纱般的雾气所笼罩。
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雾气渐渐散去,烟雨楼的全貌也逐渐展现在人们眼前。
它矗立在湖边,高耸入云,气势磅礴。楼上的檐角高高翘起,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它的历史和故事。
江南七怪围坐在烟雨楼二层的桌子。
他们如今说不清现在的心情。
怅惘?意兴阑珊?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