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页

司徒浩夺取幽州军兵权,实力空前膨胀,没有继续在幽州方面发力,而是固守地方,司徒浩领兵再次回返京畿,准备接位大典。

第八百九十六章 封王诏

帝国五六零年,九月十日,吉,天龙帝国惠武皇帝六子,青亲王司徒浩登基为帝,直接改圣元三年为天平元年,大封有功之臣。

司徒浩成为天龙皇帝之后,直颁六道影响最为深远的诏书,而打破了天龙帝国的一些祖制,史称天平六诏。

第一道诏书,恢复韶华公主的身份,追赠冷无敌皇室驸马之位,赐冷卓父为镇南将军,伯爵爵位,并写入皇室旁宗谱。

这一道诏书发布之后,让很多人都感觉有些莫名其妙,韶华公主,那都是几十年前的陈年旧事了,居然翻了出来,至于这皇室旁宗?更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名头,除了每年给几百金币的俸禄外,完全没有其他好处,当然上了这个,就等于承认你们家沾点皇室的血脉。

但是当帝京的一干大臣,看到了第二道招书,才知道第一道诏书只不过是一个铺垫而已,因为第二道是封王诏。

封王诏,册封皇室旁系子弟,帝国平安侯冷卓为楚王,当然诏书上写的是相当华丽,比如对冷卓平定楚州动乱,击退来犯之敌,这些功绩数落了一圈,最后将冷卓写成天下仅有的大英雄,算是将这个楚王大帽子扣了下来。

封王诏后,并没有动冷卓的兵权,但却在楚州兵马使前,加上了权知两字,成了权知楚州兵马使,多了两个字,但里面的意味却大是不同,这是要解除冷卓兵权打下伏笔,因为皇室王侯是不能领兵的,这一次只是因为局势动荡,所以特例特许。

第三道诏书,册封前朝大将军白起为青州兵马使,大将军,帝国威武侯,又册封赵云,张辽几位禁军主将为将军,赵云为振武侯,张辽等人为一等伯,算是拉拢这支最忠诚惠元帝的兵马。

要知道此时,白起大军除了占据了青州南,还占据了西北,前锋已抵泰阳府,青州除了东北半岛在司徒不二的控制下,大半个青州已被白起所部占领,再打下去,将会威逼京畿一带。

而留守在青州北的十数万兵马完全不是张辽所部的对手,先后在淮水,池城,上野三次战役中败北,十数万大军,退到泰阳府已只余下不到四万残兵,而白起所率兵马,却是膨胀到了四十万大军,雄踞青州大地。

可以说第三道诏书多有几分被迫的意味,本来司徒浩是打算直接干掉这支武装的,那没曾想拉拢失败,而以为底牌的将官家眷大部分被接走,而没被接走的,也大多被解除了兵权,已起不到作用。

而给白起等人封侯,封伯,甚至许诺诸多好处,也算是打破了帝国以往的成例,不过形势比人强,司徒浩也只能承认白起等人在青州的占领。

第四道诏书,依旧是青州方面的,同样是一张封王令,册封司徒不二为泰王,同时平反对泰王一脉的追缉,重归族谱。

第五道诏书,委任唐名学为扬州八府巡抚,总督扬州政务,调整南宫家在扬州的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