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同仁!现在图书市场到了危急时刻,到处都是品味极低的通俗小说在流窜,诸位想必已经知道了,礼部的邸报上连载了凌霄书坊的《金樽雪》,这代表了什么?代表了官方的不作为,甚至是,推波助澜!在我国朝的史书之中,必定要重重地记下这一笔账,这是世风日下!这是人心不古!”
众编修均是一脸愤懑,目光中闪烁着对人民群众的失望和痛心,为什么大兆已经建国二百年了,民智还是没有开化,还是有那么多傻x喜欢狗血大团圆!
“我们现在能做什么?我们是否坐以待毙?今天,我就告诉大家,我们可以什么都不做,我们不看,不听,不接受,这就是一种姿态,我们不与浊水同流合污,我们要坚持成为这个浊世的一股清流!从今天开始,大家都不要理睬凌霄书坊的这本新书,就当它不存在,任何人向你们提起这本书,你们就当做没听到,任何场合下看到这本书,你们都装作没看见,明白了吗?”
“明白!”
嵇清持激情号召之后,清流书坊果然没有一个人看《银鉴月》,甚至别人要跟他们聊这本书的剧情,他们也立刻走开,坚决不听,这样坚持下来,竟然真的被他们做到了!
没有一个清流书坊的人知道《银鉴月》是一本黄书。
……
宋凌霄又等了三天,清流书坊还是保持着沉默,特别能沉得住气——宋凌霄开始沉不住气了。
随着《银鉴月》大量销售出去,影响力正在逐步扩散,凌霄书坊在洒金河街上的那个铺面每天都有被激怒的读者砸臭鸡蛋,门板根本擦不过来,如今鸡蛋痕迹斑斑,连台阶上都是一滩一滩的。
宋凌霄这还是头一次体会这种感觉,书卖的越红火,愤怒的读者就越多,大家一边骂一遍买,每天早晨冲击一遍凌霄书坊,下午回去吃个饭睡个觉,一遍打马吊一遍嘿嘿笑地讨论“葡萄架”,到晚上再把压在枕头下面的《银鉴月》捧出来,反复阅读,渐渐熟记能诵。
当然,这没有什么好得意的,宋凌霄的根本意愿,还是希望民意倒逼吴紫皋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