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依然激愤,甚至有人趁乱朝薛从治扔菜叶子。
“薛小姐只是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姑娘,怎么会有那么大的恨意来写《诀君子》?就算你没做,你肯定也欺压人了!”
“对,就是,看这个薛老爷是怎么欺负一个小丫鬟的,还洋洋得意地说出来,这总不是虚假的了吧?我们都眼见为实!”
“就是,就是!”
薛从治一边抵挡,一边后退,他火冒三丈,心中将这群不明事理的群氓骂了个祖宗十八辈。
可是,他却忘了,是谁一开始想煽动这些人羞辱薛琬的。
薛从治在利用不明真相的人们的时候,故意透露出一些有利于自己的信息,让人们相信,是薛琬没事找事、忘恩负义,是千金小姐不知好歹,从那样优渥的环境中逃出来,必须要吃点苦头,才能把从小娇惯出来的坏毛病改掉。
现在,舆论反噬了,人们将情绪的矛头调转,朝向薛从治。
这个时候,薛从治才意识到舆论的难以控制,才感觉到成为情绪的发泄口,被平白无故泼上一身脏水却有口难辩是怎样一种憋屈的感受!
而这一切,都建立在一个基础之上。
那就是——《诀君子》是一部早已在人们心中产生巨大影响的作品。
薛从治忽视了这一点,他从一开始就带着巨大的偏见,认为这是薛琬的无病呻吟之作,事实上,薛从治不仅认为这部小说是薛琬的无病呻吟,他还将薛琬近日的行动,看成是小女孩任性妄为,闹点小脾气,不知分寸的表现,按照他在家里的习惯,强行镇压,打上一顿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