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眉鹰王孙子殷离、杨左使的儿子杨不悔、叛教而出的紫衫龙王之子韩昭、还有张无忌亲爹家武当派小道士,据说和张无忌有旧年恩惠的周止。
不止有每人的单独排面,还有两人、三人的排列组合,居然还开了四君同收,这种掉节操的选项——选这个的人还不少。
毕竟大家真的闲得可以,在山上又没有什么娱乐项目,除了打架斗殴,就是以教主的八卦过日子,没想到,还都挺美。
段誉每天去给张无忌上上厚黑学,以及如何和稀泥的课程,除此之外,就混入明教的群里,由于画风比较相近,大家相处的还是比较愉快。
关键是,她能前排围观张教主和几位青年才俊的感情纠葛,拿到第一手资料,所以嘛,大家都愿意讨好她。
段誉的明教声望也一路上涨,最后在尊敬上差了一条线,估计得等张无忌正式坐上教主之位,才能完成。
明教众里喜欢劫富济贫,浪荡天涯的人比较多,但是也有那么几个热衷基建,昆仑靠近西域,附近有几个城市都有通商市场,而西域位处沙漠,除了钱,什么都缺,做什么都能赚,尤其是打打杀杀特别多,对于金疮药需求特别大。
她这么多年虽然没有苏出云南白药,但是她们能种三七啊,这年头的种植业,还真的只有云南才种得出三七来,有三七粉做的金疮药,就是这年头最好的金疮药。
除此之外,还有滇马和茶叶,打开商路不是说她们的制作水平提高,而是物以稀为贵,怎么才能稀呢,当然要么东西少,要么市场大,她们也不能可着宋朝一家卖,多几家大家才好竞价嘛。
张无忌当然可以直接下令帮她,但是明教这个组织毕竟比较松散,管理的不太严格,在钱的问题上,还是找关键人物谈比较好。
这一天,段誉和杨逍达成口头协议,这位左使,之前说过了,的确是明教里少有的正经人,手下风雨雷电四门,就管控着昆仑山脚下的几个村镇,其中一个就有不小的贸易市场,这种市场要是没有门路,很容易被坑,段誉愿意交点手续费保平安,又有张无忌这点香火情,和杨逍谈得还算顺利,除了纪大人每年可能会因为工作关系,来往昆仑与大理一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