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在互相打听宣传下,新开的三家铺子订单如雪般飞来。宋瑶华每天看到那些订单上预付的定金都能开心半天。
新鲜事物很快被京城百姓接受,自然有眼红的想要打探情况,不过在知道背后是皇子的时候一部分人怯步了,当然还有另一些人连忙给自家主子递了消息。
可惜很快这些消息如毛牛入海,得不到回音,有些主子还警告回来不能打这几家铺子的主意。
自然是不能的,如今这几家铺子的利润可都关系着自身,还有皇阿玛在上面盯着,哪个人敢动?
就连一向颇为任性的太子,这次也让手底下的人收好爪子。他最近在康熙的压迫下狠狠被灌输了不少西方的文化,这让他大开眼界的同时也颠覆了根深蒂固的三观。
毕竟西方国家英国早已经通过《权利法案》施行君主立宪制,即“统而不治”,国家不再是皇帝的一言堂,大臣平民都能拥有对政策的实施投票权。
皇帝更像是一个国家的吉祥物,实权已经分散的很弱。
这在胤礽看来是完全不能接受的。这样他辛辛苦苦千谋万划的保住自己的太子地位还有什么意义。
胤礽完全不能想象皇阿玛想把大清改造成那样的后果。
当然,这真的是他自己想多了,康熙再能接受西方文化,也绝对不会把大清转变成那样。他只是单纯的希望胤礽能开阔眼界,不要整天在朝堂和大阿哥斗的跟乌眼鸡似的。
手心手背都是肉,康熙爷也很为难的。
胤禛回来就给宋瑶华说过,康熙爷决定给皇子们都分份子的时候,其实对他表露了自己的一部分真情实感。
康熙爷早年孩子多,殇的也多,大阿哥和太子是他唯二真正用心去养的孩子。
胤祉和胤禛都和太子相差三岁,可以说康熙最初的纯粹的父爱只给了大阿哥和太子。
所以胤禛拿出这些盈利可观的事物要和兄弟们分的时候,康熙爷是真的挺感动,他从胤禛的态度里看到了胤禛对兄弟们的谦恭友爱。
对比一下,如今在朝堂整日掐架的大阿哥和太子,真的是让康熙有些伤心。
他知道他们在争什么,但是他也不能阻止,甚至想过要给太子找几块磨刀石的,没有经历风浪的储君是不合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