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她还有许多没有做完的事情,还需要规划,也没有心思想这些,反正最后胤禛能当皇帝就行。
之前的水泥路,预想铺设全国官道,还有三分之一没有完成,再有受胤禩筑堤启发,其他受水患之苦的地方,也在想尽办法弄水泥修筑堤坝。
这倒让水泥的制造速度赶不上使用速度,宋瑶华又准备再多开两个作坊生产水泥。
还有成衣铺子,胭脂铺子和首饰铺子,在其他各省开的分店,宋瑶华当初设计的有贵宾尊卡,言明等级不一样的尊卡可以享受在这三家铺子里不同的购物折扣,以及一些新出产品的试用。
然而大部分新花样都是京城作坊制作的,来回运到各处花费时间和路上的损耗也有些影响。
于是宋瑶华打起了驿站的主意,可惜她知道驿站最终的用途还是胤禛那边的暗卫密探收集消息,传递消息,总不能本末倒置。
然而目前只有驿站途径官道,官道才铺设水泥,路况较好。为了不影响货物运输中产生的损耗加剧,宋瑶华也不得不向胤禛提出用官道运输货物之事。
只是宋瑶华只说了个头,胤禛就拒绝了,表示康熙爷不会同意的“官道是朝廷用于快马传递消息的途径,如果给予民用,造成道路拥堵,一旦有紧急奏报,会影响传信速度。”
宋瑶华道:“我们不需要开放给所有民用,只开放给拥有朝廷批准权限的人,只要占用一半的官道就好,留出一半路给快马奏报也没有问题啊!
而且每过一道驿站必须给驿站缴纳道路维护费用,费用视官道距离和使用的人,物的价值而定,你觉得如何?
且需要往来各地的人,消息也很灵通,在驿站歇脚的时候,也有助于暗部的人收集消息啊!”
宋瑶华把自己的打算说给胤禛听,最终胤禛答应去向康熙爷上奏,至于康熙爷的意见他也不能保证。但是宋瑶华已经很满意,一次不成就多说几次,总能说动的。
不过,因为康熙爷废太子的事情,朝廷现在暗潮汹涌,一时半会的是没有功夫理会这件小事,康熙爷一看胤禛的奏折,大概也是觉得胤禛以前办的事情都很靠谱,于是大手一挥,让他酌情而定了。
宋瑶华知道后自然高兴,商议了借用官道需要付的过路费,考虑到肯定会有其他商人愿意舍些小钱保个平安快速,所以宋瑶华先预设了官道过路费用按车计算。
将商品划分费用等级,分为运送农作物,瓷器,茶叶,布匹,毛皮,手工艺品和其他杂货。这些大类收费标准不同,但是划定一个区间,允许驿丞在区间内对费用进行调整。
目前宋瑶华能做的也只有这样,在细节一些她也做不到了,当然也会保护那些借用官道的人的利益,各项物品或者人的收费区间都是明码标价张贴在驿站门口,收费也会写下收讫,也算公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