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三叔还跪地求原谅,朱三婶大庭广众之下露出了自己和孩子们多年来留下的伤痕,声声血泪控诉,她不是没给过男人机会,但是这个男人死性不改,平日里对老婆孩子非打即骂,照这么下去,娘儿几个哪还有活路?
孩子们一天天大了,有这么个爹,女儿嫁不出去,儿子也娶不上媳妇呀!
别人看她自己和孩子们身上的伤痕,还怎么劝?
再者人家正经婆婆都发话了,事情也就这么定下来了。
元宁轻叹一声,难怪人家都说“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原来半点不假,朱三婶懦弱了这么多年,终于知道强硬起来了。
她怎么都没想到,朱三婶之所以能有这个转变还是因为看了她们一家。
人家五个孩子都能好好活下去,她离了那么个没用的男人怎么就活不下去了?
接下来的时间,元宁需要频繁进城,但若每次都坐车去,也显得太张扬了,所以她便隔上两天就起个大早,步行去县城。
铺子里还没挂匾,但是女工们都已经开始做工,织出来的布也积累了一些。
元宁仔细看过,比别家的布更为细腻一些,因为她调整织机的细节。只不过,这样织出来的布全都是淡灰浅白色的。
她倒是也想现在就调配染料,但是实际情况不允许啊!
和秦掌柜商量了一番,定于十月初六正是上匾营业,铺子就叫做“朱记布行”。
秦掌柜还告诉她:“苏东家昨天来过一趟,告诉我他在附近租了个库房,囤积了不少的苎麻,让东家你不要担心。”
原本元宁担心的也就是原材料的问题,她这边开始营业之后,铺子里的布匹品质比别家的好,价钱却不比人家的高,生意不可能一开始就火爆,但也不至于会太差。
若是再做一波宣传推广,生意就会迅速有了起色。
但她不想发展太快,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