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页

张婶把她的篮子提过来,一直把人送到了门口。

林大娘接过来,胳膊上一沉,刚要说什么,被张婶抢了先,“大娘,您若是一个人住,我就不说什么了,这满院子孙男弟女的……我也是拖家带口的人,知道人多了心不齐,您拿这些回去,往后两家还能走动,您也少听一些难听的话。

“您若是不收,往后两家可就难走动了。这姐弟五个都是好孩子,您那孙男弟女的也都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舍了哪一头儿您心里都不好受不是?”

林大娘眼眶一热,她早起蒸馒头的时候,已经听了儿媳妇不少酸话,说她对待亲孙女都没有这么上心过,一个外四路干孙女倒放在心尖上了。

老太太年岁大了,心地宽仁,听见了也只当没听见。架不住儿媳妇在那打孙女骂孙子指桑骂槐,儿子却一言不发。

老太太心里也是憋着一口气,应是把馒头蒸熟了一个都没留,全都装篮子里带来了。

这回倒是也好啊!拿回去把这些东西砸在儿媳妇脸上,看她们还有什么话说!

张婶察言观色,叹了口气,劝道:“您呢,也别跟家里人置气,这也是……

“我年轻那会儿也经历过,我们一家还吃不饱呢,我婆婆还想着接济别人,说白了都是穷闹的。

“再者,年轻人不懂事,您多担待担待。您也别怪我说话不好听,您上了岁数了,有个头疼脑热的,还不是得靠儿媳妇伺候,没必要闹那么僵。”

一番话把林大娘的眼泪都说出来了,“行,他张婶,你这话我都听进去了,我不闹,忍了。”

“哎哎哎,”张婶赶忙描补,“我也不是说让您老忍气吞声,该敲打了还是得敲打了,有气可不能在心里憋着。”

林大娘点头,“成,你这么一说啊,我心里敞亮多了!”

张婶又笑着说:“您没事就过来坐坐,几个孩子没有长辈看着,也是可怜。”

林大娘点点头,“元宁这孩子是个有出息的,你看看教的这几个弟弟妹妹多好!”

两人又闲扯几句,林大娘才挎着篮子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