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淮明彻底结束一个改编项目,正好清闲,按例说不该待在让他职业病发作的场合。
但不知为何,那天他就是坐到了电影滚字幕。
也许是动画影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幼稚,反倒可以针对不同年龄参差挖掘着眼点,总体观感不差;也或是影院环境还算不错,没有小孩闹腾,也无大声走动。
当屏幕最后一片飞花坠落出发光的涟漪,影片结束,他站起身,听见了前排观影主创团队的对话。
“家里的小姑娘吗?”
燕灰重复,孟淮明看他的神情,想必自己的形象已经变成了十足的女儿控。
他将书合拢,“其实也不小了,我侄女,今年刚读高一。”
孟淮明的五指擦过烫金处理的书封,他并没有解释,而是随意闲聊:“我们来兰亭旅游,但没想到这个季节雨水这么多,景点去不了,丫头就不愿出门。”
“兰亭已经下了半个月的雨了。”燕灰也笑起来,孟淮明发现他笑起来比不笑又好看许多,如果沉默的青年作家是清冷安宁,那么他一旦露出笑容,仿佛是那连这片阴雨都不能阻挡的懒洋洋的太阳。
这是他第二次近距离看见燕灰的笑。
不同于基本的礼貌客气,从唇角牵引的淡淡的喜悦一路蔓上眉梢,化成细碎的星星洒进眼底。
看一个人的真心通过眼睛。
而那雨谁来及时,好似专门给他开了辆雨车,配合着情景,没有带伞的客人自然而然在书店逗留。
燕灰望了眼门外,转回时就问他:“先生想喝点什么?”
燕然在前几个月把书店扩建,改出了一个小空间,设计成文艺风的小书吧,再哄着燕灰和她一起学了基本的甜点制作和奶茶调配,当月就营业额就翻了一番。
孟淮明接过燕灰递过来的餐饮单,居然是纯手写。
能写出一笔好字,对孟淮明而言是加分项,大抵是搞文字的都有奇异的挑剔,从字体到内容追求从一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