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喜欢看电影、电视剧和小说,因为我们知道,即使主角他遭受背叛、贫穷、疾病、猜忌,乃至所有人都不能理解他,都怀疑他的时候,他还是坚守着自身的“道”。
但在真实的生活里,我们往往不明白“道”在哪里,只被无尽的琐碎和压力折磨。
没有什么能支持我们走下去,只是一天天在熬着日子。
可这并不是生活的全貌。
“那么什么是全貌?”初七在信中问道。
燕灰沉默着,半晌才低声给出答复:“全貌是它还有方向,不堪的原生家庭促使着孩子提早独立,糟糕的环境推动着逃离,一次次失败的社交让人变得谨慎,真正的可怕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无谓地顽固……”
他顿了顿,苦笑道:“就像我一样,也许从我从来没有考虑过你,只是一厢情愿的认为,我这么做是正确。”
随着《融春3》字数的增加,以及气温的回暖,燕灰在反复状态后,比从前要好了太多。
他的服药量在减少,心态逐渐平稳。
他应当是把一部分的真实写进了融春。
孟淮明没有去看,他答应在完本时,才会去进行阅读。
事实上燕灰写作的时间并不长,除去中途的两次旅行,他每天的写作量也在逐步规律,他再用他自己的方式进行着调节。
能救自己的只有自己。
这话并不全真,可绝大部分是正确。
当在借助药物或咨询,亦或是运动和旅行,监督和规范后,如何生活终究是自己的事情。
没有人能一辈子为另一个人的一辈子负责,这不是权利,也并非义务,既然最终的决断权在手里,那么不该有任何人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