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春3》其实和一二部有很大的差别,尽管手法类似,可与前文中沉重的基调不同。
所以这一本与其说是第三部 ,倒不如说是一篇番外,亦或是一种转折。
即使那些不得不面对,无法言表的痛苦还在蜿蜒,可终究没有那样绝望,也无声嘶力竭。
待业在家的罗柔受到出差邻居夫妻的嘱托,希望他能帮忙严加看管叛逆的儿子,而随着那孩子的突然失踪,罗柔逐渐揭开了这层压抑在其乐融融布匹下的真相。
“行走在边缘的人,一面是光,一面是暗,朝向光,意味着悬崖临危,不知何时会跌落深渊,朝向暗,又眷恋着背后的温暖,骐骥着某一天,哪怕是生命的最后一天,也能倒入它的怀抱。”
书的最后是罗柔站在榕树下,望见少年们相拥而泣。
那是他在经历了种种痛苦,反复徘徊于冬日后,在人间的罅隙中,遇见的一场春天。
这个故事读来冷的彻底,却无处不透着暖,可在看似“大团圆”的结局后,又是是一片凉意。
同性情侣的道路依然艰难,他们最终也未能得到家人的理解,帮助他们的讲师辞职,再次奔赴乡村。
《融春3》的结尾极度不符合“快乐生活下去”的好结局的标准。
时间的齿轮转动不歇,马车滚滚向前,并不因句号的出现,而停下侵撵与滚动。
可这又确实是一个“不算差”的结局。
燕灰缓慢地苏醒,闻见厨房散出的汤汤水水的香味。
融春的打印稿在他身旁的小茶几上,一朵迎春正在”初相遇“的墨字上舒展开放。
当《融春3·边缘》正式出版时,孟淮明的剧本已完成第三次修改。
这也许是燕灰所有书中最难完成改编的一本,其中涉及内容过于敏|感,情节虽也是波澜起伏,可沉郁题材的电视剧并不会太受观众喜爱。
不论是用何种播放形式,都难以达到票房的需求,何况上映都未必能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