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管事年约四十多,头发微白,人挺壮硕的。
见礼之后,三人落座,那马家管事就直接开了口道:“我家少主听闻大娘子对水利很是熟悉,想要求大娘子给行个方便,遣位管事去我马家牧场看看。”
陶倚君有些讶然,不自觉看了一旁卫老一眼。
卫老放下茶盏,帮忙解释了一句。
“马家牧场是老牧场了,在这边关经营了快七十年。早先牧场面积还要大些,后来有一片草场枯死。当时也请人去看过,但是找不到原因。水源也足,就是不长草。后来说怕是养马太多,草场被伤了,可移牧之后那片也没有恢复。但之后数十年再未出现过此种情况。去年秋天,又有一片草场枯死,今春化冻之后到现在寸草不生。”
难怪马家今年突然生事儿,原来竟是这事儿造成的。
有一部分的马家人想要放弃关内的经营,彻底转向草原,甚至可以成立自己的部落,往北或者东扩张,占据更多的草场。但另一部分马家人却不肯放弃汉人的身份,也不愿意丢掉老祖宗留下的基业,他们想要寻求办法改变困境,却一时半会儿找不到方向。
两种观念其实也代表了两代人的冲突。主张自立的多是年轻一代,不肯放弃基业的则是家族老人。
虽然目前看来老人占据了上风,然而他们的劣势也在于年纪,等他们再老一点,或者说短时间内找不到解决的办法,迟早要给年轻人让路。毕竟祖宗基业和家族延续相比较,肯定后者更为重要。
马家少主是偏向扩张的,毕竟年轻人都有一颗成为英雄的心。哪怕是枭雄呢?显露自己的能力,是所有少年锐气的人都具有的精神。
但是马家少主也是老家主亲自养大的孩子,他也不愿意伤了祖父的心,所以才肯再试一试。正是因为他的这个决定,才有了某些马家人联合了蛮族想要对陶翕君下手,斩断马家少主求援陶倚君的可能性。
“我家少主说了,不管最后结果如何,我家都会给大娘子和陶千户一个交代。”
陶倚君点头:“我明白管事的意思。这样吧,能否给我一天时间,我需要考虑一下,另外,可否请管事回答我几个问题,这涉及到贵府马场问题我能否解决的判定。”
“大娘子尽管问,某知无不言。”
“管事能否告知,草场大概面积,养了多少马,移牧时间是如何安排的?”
“这……”管事有点为难,看向了一旁的卫老。
“大娘子一定要知道这个?实话说,这是我马家的机密,不可能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