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页

我在边关搞建设 炼意 1340 字 2022-11-03

“劳烦秋白先生了。”对秋白这样的老者,陶倚君保持了足够的尊敬。

又过了两日,霍桐遣人来告知,说他已经平安归来,但暂时不能回城,需在大营坐镇。陶倚君细细询问来报信人关于霍桐和陶大郎的情况后,总算放下了心。不管怎么样,大营始终是他们的主场,各方面的应对都要得心应手一些。

“另有骠骑将军回信,言道那些人不是他派来的,也没有要大娘子送药的想法,前次骠骑将军来玉门就已经带走了药方,所以那些人肯定是假冒,还请大娘子仔细一些,千万多个心眼,别着了那些人的道。”

陶倚君也让他带信给霍桐,说自己可能要去马家走一趟,同行的是卫老请回来的秋白先生。

没等到霍桐回信,马家就来人接了。

看了一眼马家给出的答案,陶倚君心里有几个猜想,但具体的情况还需要具体分析,究竟能不能解决问题她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只能看过再说。

不过马家这次的态度挺端正的,来请陶倚君的是马家主家的女郎,比陶倚君大一岁,已经定亲,没有意外的话,秋天就要嫁去河西了。

马家这位女郎带着典型的边城人的特色,皮肤微微有些黑,浓眉大眼身材高挑,笑起来的时候也不是关内女郎那种含羞带涩,而是露出八颗牙的爽朗笑容。

“早就听阿兄说起大娘子,今日有幸得见,还请大娘子多多指教。”

马家女郎嫁过去也是当家作主的,可她听人说关内的规矩特别多,生怕自己做不好容易被婆家嫌弃,倒不是怕婆家搓磨她,她就是单纯的担心自己会忍不住然后锤死男人自回娘家。

听她这么随意的说了一嘴,陶倚君都愣了一下。边城的女郎都是这么彪悍的?还是马家的女郎与众不同啊?

一路上,马家女郎很话唠的跟她唠叨了不少边城的趣事,有些家族里比较私密的事儿她居然都一清二楚,特别看不上关内嫁过来的女郎们,觉得那些人太矫揉造作,骑个马都生怕把自己摔死。

“你说哪里有边城人不会骑马的是吧?既然嫁过来了,多少也得学着些啊。那家的小娘子就是哭哭啼啼的不肯学,进出都要乘坐牛车。结果吧,那年南蛮叩边,当时霍将军还不在朔方,是另一位年老的将军守关,没挡住,朔方酒泉敦煌和玉门一带的边城连夜转移,大家都骑马呢,这时候就比谁跑得快,那小娘子还闹腾着要驾牛车,走出没有十里路就遇到蛮族骑兵了,车夫弃车逃了,就留下那小娘子一个人,等到天亮她夫家寻过来,早死得不能再死。听说忒惨了那场面。从那之后,但凡来边城长住的,都得会骑马,至少能保证你跑得比其他人快。”

这倒也是,这个时代可不是“你先走我断后”的时代,只要跑得比旁边人快你就赢了。所以每次外族叩边,死伤最重的都是没有逃跑能力的平民。

“对了,听说你给胡家小娘子弄了个能祛疤的药,你看能不能帮我弄个能增白的?每次我未来夫家那边来人,我阿娘都要给我抹厚厚一层粉,我都怕动作大一点,粉就嗽嗽的往下掉,那才叫丢人呢。”

马家女郎一撅嘴,想到那样的场面就自己打了个寒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