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页

我在边关搞建设 炼意 1486 字 2022-11-03

“正好有一批货物要从朔方运到小方城,我这就下令让你大兄监队过来。这批货是专给互市交易用的,不能出一点岔子。”卫青吩咐亲随去办这事儿,另一边开始询问陶倚君关于她母亲再嫁那一家的情况。

若对方家族是个好的,让陶倚君阿娘送女儿出嫁也没问题,但若是有问题,最好在他们成亲之前就解决掉可能会有的麻烦。

“那是我阿娘的表兄家,地位门庭跟陶家相差不大,但是他家里重耕读,轻实务,跟陶家人很多地方都互相看不顺眼。”

这一点也是陶倚君不太喜欢她继父家的缘故。一家子清高的很,说坏倒是不坏,就是言谈举止很让人憋屈。而且那位继父对几个前妻的女儿要求甚严,却又不肯教她们识字明理,论其做派,很有些后世的迂腐之气。

陶倚君自小是被她阿耶宠大的,连她幼妹都不及她受宠,所以陶倚君完全想象不出自己去了继父家生活会是怎样一种灾难。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我家猫一直吐,晚饭的时候还呕了点血出来,宠物医院还没开门,只能电话跟医生交流了一下,买了点药喂它,现在一直抱着,也没法码字了。要等明天才能去医院查血检查。今天就暂时这么多吧。

第八十章

朔方送过来的是茶叶和丝绸。

这些是互市需要的货物, 专门有仓库存放,连看守的人也是卫大将军带来的精锐。以后这些人两年一换防, 直到互市取消。

那位出身贵族的副将军也来跟霍桐喝过一次酒。对方释放出了自己的善意, 霍桐虽然不是个善言的,但不是不知好歹, 再说互市这一块带来的影响还涉及到陶倚君的商业布局, 就为这点,他也会好好跟这位副将相处。

副将出身自周家,是沿袭了夏王朝的一支贵族后裔。周家虽然在朝中看上去无太大势力, 但是周家的“稳”,是皇城中出了名的。最让人羡慕的是他家的传承未曾中断过, 家中藏书据说逾千, 还修建有专门的藏书楼供家族中子弟学习。

霍桐是不在乎这个了, 他就一武人出身,连兵书都是跟着卫大将军那会学习的, 后来更多的是耳濡目染和自身经验的总结。

但是他不在乎却不代表陶倚君不羡慕。自古书籍代表了文化的传承, 很多方法和经验在古人留下的书里都有记载, 然而知识的不流通, 让这些文化蒙尘,也不知道哪一日才有重现的时刻。

“大娘子可知道井渠法?”

“有所听闻,但是没有亲眼见过。将军知悉其法?”

陶倚君有点小激动。井渠法是解决干旱地方缺水和难以在地面建挖灌溉渠的最佳替代法,但是这并不是你想当然挖几个井就能解决的,里面涉及到的很多技术都是匠人吃饭的本事,而且没有官府的首肯, 也不可能组织这么多人进行挖掘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