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页

我在边关搞建设 炼意 1652 字 2022-11-03

陶倚君已经很能礼贤下士了,可即便这样,她能用的人也少得可怜,基本上一个管事要做两人到三人的工作,这还是她懂得统筹分配,而下面做事的人也都比较淳朴,才达到这样的效果。

阿满跟在陶倚君身后努力的学习,现在已经能熟练的掌握药坊和织坊的事务了。可仓库那边她完全下不去手,很多东西她根本想不到,也不知道该往哪个方面想,所以陶倚君在跟她和霍桐商量后,把仓库这一块划分出来,当做她的嫁妆,以后带入霍家去。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居然忘记更新了,果然脑子缺血容易抽。

第八十七章

过了农历七月, 眼瞅着要进入仲秋了,陶倚君难得清闲下来, 开始折腾一些以前想过但不是很必要的东西。比如纸。

她之前就让人制过纸, 而且这时候纸也早已经出现,但问题是价格也很昂贵。而对边城这样的地方来说, 羊皮和竹简更容易获得。

她之前并没有太着急做这事儿, 可上次李县令为了萧家的事情,宴请西域商贾,她也跟着去作陪后, 这事儿就被她提上了日程。

那种洁白的,不浸墨的纸她还没得空研究, 之前造的大部分是松软的卫生纸, 就这样的纸, 为她带来了一斛珍珠的收益。

早年还有很多芦苇,可近一年河道整理后, 连湿地附近都利用起来了, 芦苇也不需人随便去割, 因此造纸的原料就转向了桑树皮和苎麻。

这里的人没有习惯栽种苎麻, 有都是野生的,而且产量很低。倒是桑树皮因为有织坊养蚕的缘故,桑树不少。

陶倚君只知道桑树皮可以造纸,而且还是高档绘画用纸,用处比较多。但到底怎么用这些桑树皮制造出成品纸来,她还需要让人不断的实验才行。

这个时候关内的纸都是用麻造的, 相较起来,桑皮纸的工序还要多一些。

不过陶倚君一直相信劳动人民的智慧不可小觑。没有她做指导,人家也能造出桑皮纸来,她只不过是将这个时间提前些罢了。

这个纸坊她没有自己一个人出资,而是说动了李县令,由县衙府库出资修建,里面的造纸工匠也是县衙征召的。陶倚君只是投资了一小部分,还是用的霍家的名义投的。毕竟霍去病深受陛下宠信,只要不是涉嫌叛国篡位这一类的谋反重罪,区区工坊私用,完全不算个事儿。

“阿君为何要让官府建造纸坊?”连卫老都有些想不明白了,他年岁已高,现在在陶倚君身边真的是在养老,普通的事情都不会烦到他那里去。这事儿还是秋白先生提及,他才多嘴问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