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页

陈家也刚听到这个消息,没想到亲家老太太亲自上门告知。当然老太太来不可能为这点事,单单这件事可以派一个小辈过来就是。

陈家没想到亲家老太太提出让孙女去美国陪儿子,这倒是让他们措手不及。但想一下也就理解,并很快明白,这样也许更好。儿子在外面,媳妇在家,他们什么时候能报上孙子?

事情很快敲定下来,沈家操持着搬离小镇的时候,陈家将冰兰和沈兴安接了过去。陈家去了上海,上海有陈家的商铺。船票是十天后的,没想到现在办理出国很容易,由于到处打仗,他们只是去领事馆签了护照就可以走了。

陈家去花旗银行汇去一笔钱,冰兰顺便给自己开了一个户头,存入白银一千两,黄金两百两。“帮我汇去美国纽约”对于这样一个客户,花旗银行态度是谦和有礼的。

陈太太带着他们买了几身衣服,出去也是他们的门面。到了那边那些旧衣服基本上用不上。听说过去都是洋装,所以除了兴安是西装外,她和香兰做的都是旗袍。在上海逗留十日后,一行被陈家送上了开往美国的约克讯号邮轮。

巨大的邮轮甲板上沾满了要远行的人们与亲人挥手告别。陈家满怀着希望将儿媳妇送走。三个小人很快淹没在人流。香兰紧张地拦着冰兰不放手,她还是第一次看到比家里房子还要大的船。

沈兴安倒是看什么都新鲜,汽笛鸣响,邮轮徐徐离开港湾。三人这才离开甲板回到仓房。他们手提肩扛的引起很多人注意。尤其冰兰,一手一个大坛子,身后还背着一个大竹筐

第177章 民国掠影5

别人一看就是带来的丫头, 冰兰不在乎,带的东西少了路上遭罪。陈家给他们定的是二等舱,头等舱大部分被有钱人占据着。姐妹俩正好占据一间仓房。

二十世纪初期的邮轮不要想跟后世的比,就这样冰兰也是满意的。陈家给带的东西很多, 他们没送去货仓。因为里面有冰兰准备的吃食,一路上不要希望邮轮能提供多好的饭菜。这是长途旅行,最少一个月能到。这还要中途不做长时间停留的情况下。

沈兴安与一个来自上海的男子同仓, 除了睡觉,沈兴安几乎不在自己仓房呆着。不过沈兴安呆不住,往往吃完饭便跑出去。

香兰有些晕船,冰兰只得让她静躺,顺便帮她按摩脚部。也要先跟她讲讲外面的事, 于是姐妹俩有了这样的对话:“过去了咱们穿衣服随大流,不然别人会用怪异的眼神看咱们。男人会觉得咱们给他们丢脸了。

生活习惯要改,姐姐过去要先学语言,不然别人说话咱们不明白。如果可以的话,咱们也要上学,不要让男人看不起”

“为什么还要上学?”

“如果男人以后不养家,你靠什么活着?我们上学,学好了可以工作,可以赚钱,可以养自己”

“男人为什么不养家?不是男主外女主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