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兰去做铁皮桶的铺子定制一个烤红薯的炉子,刘立仁找人买焦炭和蜂窝煤。去果园买山楂,商店买白糖。东西是好买了,但还是需要糖票。白糖不如红糖好买,多亏了刘立仁的人脉关系,当然还亏了李夫人帮忙。
刘立仁规定白天就不要过来了,这边要上课,要做生意,客人喜欢安静。大家理解,那边又不是没地方,他们学着冰兰买馒头,熬一锅菜就能吃饭。
晚上过来吃饭,然后开始学做糖葫芦。以前不知道侄女如何,这回两个叔叔算是领教,怎么这丫头看看书就会做?
好在老三悟性好,学了两天算是学会了。这两天满院子人跟着吃糖葫芦。许嘉树可能小的原因,咧着嘴拿着糖葫芦笑得非常天真可爱。瑞明高兴地在院子里跑跳,几个徒弟闻着味道,想从上面闻到大师姐的味道。
烤红薯不用学,但是他们还是在院子里试了一次。满院子飘香,就连隔壁的都敲门过来要走了几块。
这晚大家又吃了一顿烤红薯。刘立仁让冰兰跟着出摊几天,熟食有固定出摊时间,烤红薯一大早就可以出摊,守着炉子倒是不觉得冷。二叔出摊到中午,然后三叔换班,这个摊子从早上一直可以到晚上。
回来数数钱,哥几个脸上都笑了,刘立仁有种干啥都比他容易的感觉。以前他觉得自己辛苦了几年终于能胜过常人,他能帮到家人他高兴,那说明他有价值,不是废物。
现在哥哥们每天赚钱都不算少,这就是正常人的优势。所以像他们生活在另一个世界的人,永远与正常人的世界不一样。他想成功跨出一步永远都需要付出沉重代价。
刘立仁的脸上的笑容依旧,冰兰将预定好的客人一一做完。她要参加期末考试了,没时间,她是这样解释的,因为等老家的人都走后,她还说要做,她需要钱解决可能发生的事。
也许是赚钱刺激了刘家兄弟,进腊月二婶三婶就过来了,带着没上学的孩子。说是家里的猪卖了,上学的孩子和鸡鸭怎么办?原来都交给了自己老妈。刘家也许是从没有过的心齐吧!孩子们一放假,孙雨珍带着大孩子们也来了。家里留下了喜欢安静看书的刘志明。
来送闺女儿子的刘春霞一看不干了:“大哥,老五,你们不地道!咱们可是一个妈生的,你们赚钱居然不叫我?”
“我们赚的就是几个小钱,你嫂子他们不是也刚来吗?你愿意来就来。我们打算卖鞭炮春联。不然叫妹夫一起来”
“我出力不出钱,我没本钱”刘春霞说的很理直气壮的。
“不用你出,我们哥三凑,不够的老五那儿有”
刘春霞急火火将丈夫叫来,张元柏没媳妇有魄力,冰兰这一看便看出来了,她姑父就是一个吃主,吃饭比谁都手快,那个筷子就不离肉。还喜欢喝一口,那哥几个一看干脆一瓶酒一人倒一杯分了!
还想要?自己买去!干活却是腰来腿不来,她姑姑倒是泼辣,怎么找了这么一个主?也就是人长得好一点,一问才知道这个姑父是刘春霞自己找的。自由恋爱,当时气得老爷子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