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页

逐渐入了秋,天气一日比一日更凉一些。

自从徐达去安定了北境之后,朝中竟然再没有发生过什么烦心的大事情。

朱元璋觉得这些日子算得上是自登基以来少有的清闲时候了。

这日,马皇后向朱元璋提起了关于太子妃人选的提议,随之也说起了,除了太子,旁的皇子公主也都大了,到了婚嫁的年龄,也该考虑起来了。

朱元璋这才发现,之前自己忙于政事,的确是对孩子们的婚事太过疏忽了。

如今,大皇子太子妃常瑾瑜过世已经三月有余,自己却从来没有为太子的将来考虑过。

二皇子已经与王保保之妹定了亲。

三皇子、四皇子和五皇子这三个到了婚配年龄的皇子的婚事还没有着落。

临安过了年就十五了,也该和李祺成亲了。

是他这个当父皇的疏忽了,之前竟然没把儿女们的心事放在心上。

“皇后,正好趁着商量太子妃的人选,我们连旁的几个皇子公主的婚事一并商议了吧。”朱元璋道。

马皇后点了点头:“臣妾也正有此意。”

朱元璋道:“皇后说说,关于孩子们的婚事,你有何看法。”

马皇后略一沉思,缓缓开口:“臣妾以为,所有孩子的婚事当中,标儿的婚事是最要紧的,标儿是太子,太子妃的人选很是重要,臣妾思虑良久之后,觉得还是魏国公的嫡长女徐琳琅最为适合。”

朱元璋摸了摸胡子,点了点头:“朕也觉得这个孩子不错,虽然从小在乡下长大,可是她的一言一行,却是十足的大家闺秀风范,况且,她的模样、学问、才艺都是最为出挑的,朕觉得可以。”

朱元璋又道:“你再说说旁的几个皇子,该如何婚配。”

皇后娘娘笑笑,道:“臣妾如今老了,也看不出孩子们的心意,如今,也只能想到太子妃和驸马的人选,至于其余的孩子们,臣妾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了,臣妾不知道,就也不乱说了,万一孩子们心里有中意的姑娘,臣妾却乱点鸳鸯,岂不是让孩子们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