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要问了, 和大人不是向来为官清廉吗?为何要知法犯法?
——还能是为什么?自然是被利益蒙了眼睛。
这三年清知府, 十万雪花银, 做官的又有几个不贪呢?不过是贪的方法不同, 贪的数量不一样, 以及被没被抓到的区别。
和大人被抓, 肯定是铁证如山, 就是可怜了赵府也要跟着一同受累,现在已经有官员开始弹劾赵将军,说他与和大人里应外合——想想也是,和大人贪污了这么多银子,他这个做亲家的,能干净到哪去?
本来一切都只是未知数,就等着他们被押解回京,三司会审的时候再查明真相,哪知道,永安郡主竟然在这时候逃狱了!
这下好了。
元帝大发雷霆,当即发布了海捕文书,在各个交通要道和人口密集的地方粘贴告示,上面还画了永安郡主的画像,凡是举报之人,只要消息属实,皆有奖赏,要是根据提供的消息抓捕到了犯人者,更是赏银百两。
本来就够乱了,三皇子还在这时候掺合了一脚,让人放出话来,说是不管消息属不属实,只要是提供了消息,都会得到奖励。
怕差役不上心,他还专程派了人,干脆拿着画像在街道上找人,几乎见车就拦,见到女子就要求脱了面纱。
画师画出来的画像本就跟郡主的相貌有很大的出入,不过是脸型轮廓有些相似罢了,这就导致抓到衙门去的人越来越多,不是这个跟郡主的眼睛有点像,就是那个人的鼻子有一点像。
不说旁的,就南大街外头那卖豆腐的黄大娘,人送外号黄西施,那都在街上卖了二十年的米酒了,都是老街坊了。就因为她眼下的那颗痣和画像上的一样,一天之内就被不下三个路人拖到了衙门,非说她就是犯人,那衙门的人有哪个没吃过她磨的豆腐?将人放了之后不过一个时辰,又见到了她,搞得衙役哭笑不得。
黄大娘这回机灵了,央着衙门写了文书,证明她不是永安郡主。衙门也被这些路人弄烦了,还真写了文书,黄大娘拿着文书美滋滋的回去卖豆腐。
还有那万春园的柳儿,那可是万春园的头牌,只是因为口鼻和下巴同画像上的很相似,也被人拖到了衙门。衙役里有翻过她牌子的人,看到她的时候嘴角微抽,捂着脸都觉得没眼看了。
柳儿趁机梨花带雨哭了一通,好多个衙役轮流安抚一番, 连说改日再去捧场,柳儿这才带着一大笔生意一步三摇地回了万春园。
告示发布初始,有人被送过来的时候衙门的人还真的挺紧张的,重视的不得了,什么都不干了一群人全围着嫌疑犯比对,可是后来……
每次送来的人,不是跟永安郡主的画像丝毫打不着关系,就是压根连身高年龄都对不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