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作画者必须要有耐心,也要有技巧,最重要是追求真实。
荷香中间还可以休息,但萧折彦完全没有,一连几个时辰伏案作画,不停丰富细节,一一比对:眼睛、嘴巴······真是疲惫不堪。
终于完成了画像,从荷香不可置信后又哭泣的样子就知道,这幅画像的相似度很高。
萧折彦感觉自己的腰都要断了,李行看到最终的画像,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嘴巴张得老大,萧折彦的画法很少见,却真的将一个人画得很真实,他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就是很真实。
那当然啦,素描技巧肯定会有立体感,真实感很强。宣纸很软,毕竟不是又厚又硬的素描纸,而且没有橡皮泥和铅笔,炭笔都没有,所以只能用毛笔作画,那就必须稀释墨水至浅淡的灰色,因为很淡但又能看得清,才可以根据荷香的描述反复在宣纸上修改,颜色慢慢的加深,明暗对比,虽然还是水墨风格,但因为绘画技巧的改变,更偏向于写实水彩,但萧折彦并不是搞创作,只是追求实事求是,荷香反应就可以证明。
第14章
捕快们根据萧折彦的画像,很快就抓到了犯人。
那副画像在京城彻底出了名,升堂时很多老百姓来围观,将衙门围得水泄不通,看过的人都说犯人简直和通缉画像一模一样。一时间还传出萧折彦有仙法,可以真人成画,只要掐指一算,就可以变出与人一摸一样的画像来。萧折彦听后无奈笑笑,其实这么快抓到犯人是很多人一起努力的结果,比如仵作、捕快们还有荷香,而且京城群众的举报也功不可没。
随着谣言越来越夸张,把萧折彦送上了京城热搜,热度持续不减。
但萧折彦还是静下心来和画师们交流经验,没有丝毫藏私,专业术语也用白话代替,只不过画师们必须循序渐进,慢慢掌握。他这几天就在刑部衙门就和画师们做“学术交流”,在衙门里混得如鱼得水,乐不思蜀,衙门上上下下都很喜欢他,对他很是热情。
萧折彦毕竟是个玉树临风的美男子,举手投足风度翩翩,讲话又好听,又有才华,怎么能不招人喜欢呢?
但是太过热情也不太好,萧折彦实在推辞不了,被迫参加了刑部衙门的团建。
其实说被迫参加也不太好,因为萧折彦被邀请的时候可是很开心的一口答应,因为那时他不知道团建的内容,以为就是大家聚餐,玩耍···放松增进团队感情。
李行是这样对他说的:“萧兄,等会咱们衙门有活动,你也一起参加吧,你明天就要走了,说实话虽然只相处短短几天,但我们大家真舍不得你。”说着还用衣袖压了压眼角,心酸不舍的背过身去。
如此这般真诚的话语,让萧折彦内心十分感动,眼框发酸,感动的泪水简直要夺眶而出,但是他忍住了,虽然男人哭吧不是罪。
他很开心的接受李行的邀请,又有几分自恋,果然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