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此时的起源基地,依旧还处于行星级文明的层次,和蓝星一样,基本了解了宇宙中存在的化学元素和物理定律,能够到达本恒星系内的其它星球上,但受限于高速引擎的技术,还无法突破本恒星系。
不过起源基地和蓝星有一点显著的特征,那就是方良已经掌握了可控核聚变的技术,相当于可以制造人工太阳,而蓝星上的科技文明,只相当于这个级别的07级左右。
而在行星级文明以上,便是恒星级文明。
这个级别的文明能通过“曲速引擎”的技术进行星际旅行,从而能够随意拜访另一个恒星系,同时能在恒星周围建造大型能量装置收集恒星能量来应对极大的能源消耗。
由于已经开始接触其它星球上的智慧生命,该类文明的活动范围已经能达到10光年以上的距离,基本上能通过克隆技术实现更长的寿命。
甚至是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长生不老。
按照零所说,如果第三阶段的蓝图能够制造出曲速引擎以及一系列的跨星系设备,那么起源基地应该也能够成功进入恒星级文明的阶级。
而此时,方良最应该引起的注意的,就是这个突兀出现在自己视线中的未知文明。
它留下的踪迹距离自己只有4光年左右的距离。
这个距离对于它们而言并不遥远,相比之下它们只需要耗费极短的时间就能抵达方良所在的太阳系。
这才是让方良最感到忌惮的地方。
如果它们怀有恶意的话,方良并不觉得自己有能力挡住它们。
所以现在,起源基地的科技提升已经迫在眉睫。
自己所能依仗的东西,便是这几条成功通往太空的运输轨道。
以及一整个火星的资源。
方良快步走出了试验田,重新回到了起源基地的指挥室里。
他开始翻阅起了资料室里的蓝图。
第二阶段的蓝图已经全部得到了解锁,上方一层层即时各个类型的机器人,属于基础设备,已经全部制造完毕,并且正在不断地扩充和改造。
这些都是起源基地的中坚力量,是不可或缺的成分。
对于一个文明而言,军事力量往往决定着许多事情。
弱国无外交,这句话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想到到这里,方良顺便查看了一下起源基地现有的军械机器人数量储备,这个庞大的数字稍微让方良感到了些许心安。
每一台军械机器人都是绝对忠诚的士兵,它们会以百分之一百的认真度执行方良的命令,就单单凭这一点看来,智能机械比起人工的优势就已经彻底拉开了。
军械机器人还有基于现有的环境做出最完美的选择。
如果要发动星际战争,这些看似微小的战斗单位将源源不断地从火星表面生产出来,以离子运输管道输送至太空区域。
最为顶级的军械装甲无疑是血喉,它们已经进化到了第三代的装甲型号,在战场上可以如同猎豹一般撕裂敌人的喉管。
可惜在火星上,并没有它们的用武之地,对于这一点,方良感到十分可惜。
“曲率引擎”
方良一边在口中念叨着,同时,他也正在缓缓解锁着第三阶段的蓝图。
一整排浅蓝色的资料板正在发散着光芒,光芒愈发浓郁,当方良将手掌放在感应器上的时候,这些光芒在一瞬间抵达了极点,数秒后又黯淡了下去。
随后,在方良的面罩上赫然浮现出了一排排崭新的制作模板。
越往后规格越大,方良甚至看见了歼星级的太空驱逐舰。
当看到在资料图片上修长的舰身时,方良的心脏甚至漏了一拍。
先一点点来吧,先将第一座太空船坞造出来再说。
当方良在基地内忙碌的时候,在距离起源基地数十公里的林长肃和陈泽,忽然发现了一处十分奇怪的地方。
那是一根将近几十米高的石柱,屹立在西侧的平原之上。
这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在这片大风席卷的平原地带,怎么会存在又如此之高的石柱。
“陈泽。”
林长肃连忙拍了拍身旁之人的肩膀:“看那!有一根石柱!”
“石柱?!”
陈泽连忙顺着林长肃所指的方向看了过去,似乎有点没能看清,举起了摄像机,调整焦距。
“那不是石柱是沙龙卷?!”
陈泽的声音忽然变了,因为在他的视线中,这根“石柱”正在不断地旋转放大着,在数秒内就已经膨胀了将近数倍的体型。
它已经不再是几十米左右的石柱了,还没等林长肃反应过来,这个沙龙卷就已经在这片平原上肆虐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