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林如海说第一次出外差,夫妻二人都没有经验,自然谁也说服不了谁。
到最后,还是林如海提议,到恩师王阁老府上拜访,请教一下师母崔氏。
王阁老年轻的时候,也是个实干家,他的儿子也和父亲一样。崔氏准备这些东西,已经是轻驾就熟了,问她准没错。
贾敏也觉得这个提议很不错,当天就下了拜贴。
崔氏一向喜爱贾敏,很快就给了回帖。待二人相见,崔氏一听贾敏是要问这个,丝毫也不吝啬,把她多年的经验倾囊相授。
“别的都是次要的,但现成的丸药还有耐放的干粮却是是一定要有的。若是家里存的有肉干的,也给他带上,路上也能保证体力。对了,你家里可有晒干的生姜?这去发水灾的地方,多喝生姜水,可是能顶大用的。至于衣物什么的,不用备那些华而不实的好料子,结实的茧绸与松江布才是上选。颜色也尽量选深色的,有时候他们忙起来,两三天都不一定能换一回衣服……”
崔氏仔仔细细地叮嘱了一大堆,贾敏生怕自己漏记了,干脆拿了纸笔在一旁记着。
临走的时候,崔氏还送了她好些自家制的肉干儿、果干儿还有路菜。
贾敏嘴上没有多说什么,却都把这情分一一记在了心里,自此以后,王阁老夫妻的三节两寿,贾敏准备的礼物是更加用心了。
平日里庄子里送来的果子、野味什么的,也总忘不了王阁老家的一份儿。
慢慢的,两家竟是越处越近,几乎是当正经亲戚了。
这边林如海收拾妥当之后,又过了四五天,吏部通行的公文才签发下来。
就这,还是圣人催得紧,签发的快了的。若不然,耽搁半个月也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