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楚蓉醒来时,天已经大亮,身边的位置空空如也,起身洗漱,站在自家院子中央做了几个广播体操的动作。
守江媳妇蹑手蹑脚的进来,等看到了楚蓉,才放开了步子,走上前紧张道,“东家,我……我是去地里帮忙,还是在宅子里伺候。”
楚蓉身子一歪,如泄了气的气球一般耷拉下来,哭笑不得道,“不用伺候,你们两口子先把亏掉的身子养养,挖煤这活计可不能再干了,等精神些,就去菜地里帮忙吧。”
守江媳妇慌忙摆手,焦急道,“不用养,江子已经跟着上山了,我这就过去。”
“等等。”见人要走,楚蓉忙阻止道,“先过来坐,既然已经上工了,那就把工钱说一说,也好让你们有个底。”
“东家,你说就是。”守江媳妇低着头坐到木凳上,绞着手指。
“守江一个月一两银子,你呢八百文,包吃包住,工……咳咳,月钱月底结算。”工资月结四个字差点儿被顺口秃噜出来,噎到了楚蓉。
守江媳妇闻言,瞪大了眼睛,嘴唇颤抖的一句话说不出来。
楚蓉心里叹了一声,好一番开导,才让守江媳妇接受下来,松了口气的同时,又觉得哪里不对劲儿,怎么感觉好像是她求着往外给钱呢?
地里多了两个人,给菜地除草捉虫都省了不少时间,菜苗长势很好,让张福这个种地老手都感慨万分,直呼这是他见过的最精神的苗子。
黄书海这几天也都在菜地里转悠,越看越惊奇,眼底也多了几分凝重。
日子不紧不慢的过着,很快就到了秋收。今年老天爷赏脸,给了农民一个好年头,黄家村村头的田地里一片热火朝天,每家都是男女老少齐上阵,男的前面割稻子,女人后边跟着捆,孩子们扒着眼捡地上的稻穗。
楚蓉家里没水田,不用忙着干活。黄家倒是有十几亩地,原本楚蓉还觉得他们会上门来借驴车,或者把黄书海叫过去帮忙的,可没料到那一家人从上次离开后,就真没在登过门。
刘桂兰家地多人也多,而且每到抢收都会雇人。
这天,楚蓉让黄书海套上驴车,赶着往刘桂兰家去。
如今家里人口多,得多准备点儿粮食,正好新粮刚下来,楚蓉想着去自家干娘那边收上一年的口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