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工头也有自己的心思,就如楚蓉所说,她想建房,又不得不先顾着暖炉的事儿,万一到时候来不及,找了别家的人,那不就吃亏了,还不如先把自家人给叫过来,不仅能解决主家的烦恼,还能在岳家涨涨脸。
“那敢情好,你就多费点儿心,派个人叫一趟,工钱和你们一样,也包饭,最好明天就能过来。”
楚蓉当然不怕人多,最好是一天就给她建完,多省事儿。
“我这就去叫人,让他们好好准备一下,明儿个保准能道。”赵工头一听事儿成了,自是欣喜不已,也不派人,自己赶上牛车就往县里赶。
第229章 开祠堂
人多力量大,赵工头把他妻家兄弟叫过来后,匠人们加在一起超过三十个。山上去了十个,剩下的二十多人就把李寡妇家的房子一起推了,和楚蓉那边的老宅一起重建。
今天一大早,楚蓉和黄书海穿戴整齐,一起往位于村中的黄氏祠堂走去。
黄氏祠堂是新朝初立后重建的,正面摆放祖宗牌位的祠堂很是宽敞,两边各有一间屋子,放着族田产出的粮食。
这些个粮食是用来应急,还有平时供给族里没有儿女的老人和没有爹娘的孤儿,院子里有东西四间厢房,里面没什么东西,在没有灾祸的时候,唯一的用处就是用来关押族里犯了错的族人。
此时,黄家三人都被关在里面,时不时还能听见里面黄老婆子的咒骂声。
听到钟声的村民三三两两的赶来,虽说是黄氏开祠堂,但因为黄文海和黄老婆子打的人三族都有,所以敲响的是村里的铜钟,三族族长和族老们也早就到了祠堂东边的屋子里。
楚蓉和黄书海一路走过来,见到不少的村民,山上的长工也都聚在一起,就连张大勇都被里正派人通知了过来,毕竟他算是受害者的家属。
两人一过来,就被里正视线安排好的人给带进了祠堂东屋,村民们见到,羡慕有之,眼红的自然也不少,但都默契的没有说话。
不过总会有特殊的存在,李大牛的媳妇赵枝就眼红的不行,尤其是看到楚蓉一身月牙白的交领细棉布衣裙后,更是嫉妒。
“还有脸过来呢,一个儿媳妇,把婆婆和夫家大哥大嫂给告了,那就是不孝顺,这种人就该浸猪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