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准备好几页对骂腹稿的郭图:“……”

灵魂求问,今天的浪奔小狗崽为何看着顺眼了些许?

郭图碰了软钉子,不好直言怒怼,只得梗着脖子与郭瑾你来我往地拉了拉家常,顺便被郭瑾戴了顶高帽,然后成功送走。

按郭图所言,她的父亲名唤郭禧,少习法律、兼好儒学,曾官拜三公,有名于时。郭禧膝下仅有一“子”,也便是郭瑾。原主打小便将匡扶天下一说挂在嘴边,因此十里八街的乡亲都知道:郭公有佳郎,意气满乾坤。

郭图与原主本来互不对付,且不论他一个三十岁的大叔为何要针对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可奈何他天性“善良悲悯”,当他得知“郭瑾”跳湖寻短见之后,来不及用膳便匆匆前来“探望”。

多么感人的温馨兄弟情呐!

郭瑾撇撇嘴,肚子毫无征兆地咕噜出声,显然原主经历了这么一遭,已是饿极。不知是不是起了幻觉,就在郭瑾饿得两眼发昏的当口,鼻尖却突然充盈起一阵甜香清淡的饭气。

青童挎着手中的竹笥匆匆进门,榻上的少年许是听到了声响,挺隽的身影微微侧动,叮咚作响的清眸便直直投向她的身上,少年的眸子里或喜或忧,最终却又纷纷归于宁静。

“公子可要用膳?”

青童倒腾着小碎步跪坐在郭瑾榻前,见榻上的少年颇为坚定地点点头,青童忙为郭瑾布上一具食案,并端来漆盆为她净手擦干,然后才开始动手将竹笥中的小食一一取出,放在郭瑾身前的檀木小案上。

青童最先拿出的是一小碗米羹,是用云梦泽的香粳米,拌上煮得松散的菰米饭,色泽清润可口。接着便是一小盘鹌鹑蛋,以及一盅煮得软烂的白灼豆腐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