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哥只是定定看着他,眼眸清亮,没有多余的情绪。
这人回头看到福哥的眼睛,心理防线就奔溃了,拉着福哥的袖子竟然哭起来。
“我苦啊!想我李三白空有一腔报国心,无奈没有报国路,真是天妒英才啊!我祖上李白当年是何等的风光,天子面前,高力士脱靴,豪气万丈,长安城里无人不识,出口成章,怎么到了我这里,就沦落到在这等穷乡僻壤混吃等死了呢!?”
旁人听了都露出不屑的神情,有一个整日做美梦的穷酸秀才,这种人他们走南闯北的见多了,没有一点儿实干精神,自怨自艾,怨天尤人,平白让人心生不喜。
还以李白后人自居,给自己取了个不明不白的名字——李三白,大家伙儿只能说这人的梦做的挺像一场笑话。
福哥定定坐着不开口,十分能唬人,周围人都被他身上散发的安静气质折服,任由两人一静一动,在大厅里闹腾,没人提出异议。
李三白断断续续的说:“都说将醉未醉的微醺感,朦朦胧胧时刻,是灵感爆发,写出绝妙诗句的关键时刻,为何我李三白走遍郴州大街小巷,遍尝无数美酒佳酿,到如今,身上除了一把沧桑,什么都没留下?为什么啊?当年杜甫不是说‘李白斗酒诗百篇’吗?我怎么就什么都没落下呢?”
周围人听了纷纷摇头,却也不知道从何劝起,毕竟这种脑子一根筋的酸秀才,烦起人来才是最麻烦的。
李三白拉着福哥的袖子一个劲儿的问他喝了这么多酒,怎么就没写出一篇能传颂后世的佳作呢?
福哥儿看看外面的天气,觉得自己晒太阳的时间不能耽搁了,就从李三白手里往出抽自己的袖子。
这种事,王掌柜没少干,福哥已经很习惯了。
但李三白捏得很紧,也认定了福哥是他的同道中人,一时拉着福哥要他给个说法,福哥还真没挣开。
于是他坐在原地,眼神清亮的看着李三白,慢吞吞的开口:“你不是李白!”
在李三白怔楞的瞬间,快速抽回自己袖子,像个孩子似的溜到客栈门口他的专属板凳上,坐下闭眼晒太阳。
客栈里其他人听了,愣了一瞬后,突然回过神,纷纷劝说李三白:“刚才那位小公子说的没错啊,李白斗酒诗百篇,重点是李白不是酒啊,小相公你这是搞错了重点你知道吗?回头好好想想,大白天喝得醉醺醺的到处乱晃,你家里人该有多担心啊!”
其他人出言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