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目前全球电价和空间运输成本算,1吨氦3的价值约为300亿元人民币,用专门的飞船从月球运回1吨氦3的总费用约为3亿元。
如果全部用于可控核聚变,夏国每年只需10多吨氦3就能够供给全国所有的能源,全世界每年也只需100多吨,月球上的氦3足以供人类使用上万年。
这里的能源不仅仅是电能,也包括石油、天然气产生的能源。
夏国探月中心在月球实验氦3矿产也是为了核算真实开采成本。
如果成本计算下来后小于目前人类使用的火电、水电和核裂变反应堆成本,那么下一步夏国的将会以月球基地为基础,建设一个以科研、生活和氦三矿采集加工的基地,人类未来一万年甚至更久的能源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如果盘古科技的核聚变推进器,那么人类能够走向更远的宇宙深处。
矿场实验项目也是由盘古科技和夏国探月中心共同合作的。
最开始,夏国航空航天部门设定的月球实验不是矿场而是生物实验室,希望和能够和盘古科技合作,尝试在利用月球土壤种植出人类可以食用的作物。
这个计划看似完美,但是有重大缺陷。
月球的土壤成分是什么?大部分是玻璃状的二氧化硅,且不说土壤中含有的其他物质是否对作物有害,玻璃状的二氧化硅是很难长出作物的。
要是夏国开展月球种植试验,投资大不说,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成果。深空探索可以不计成本的,但是明明知道没有结果还有投入,不是傻就是笨了。
夏国探月中心的一些专家也提议用在月球尝试大面积的类似于农场的无土栽培试验。
这个提议也被盘古科技给拒绝了。
大面积的无土栽培试验目的是什么?目的是让未来住在月球基地的宇航员有食物吃。话题又回到了盘古科技的生态舱。
既然生态舱能够实现物质守恒,让宇航员在补给次数最少的情况下坚持最久。而且生态舱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完全没有比较再月球尝试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的无土栽培。
最后也因为盘古科技大家坚持,探月中心采纳了矿产研究的建议,放弃了农作物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