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蓁蓁一愣,目光从她娘、三叔两人脸上扫过,见他们并无意外之色,便知道他们是商量好的。
她心里生出不舍,挽留道:“爹,您留在京中住着不好吗?等我生了外孙再回去吧。”
叶三勇看了他大哥一眼,说道:“是我不放心你三婶和堂弟,你爹得知后也想着和我一起回去……大哥,你大可留在京城,没必要和我一起走。”
叶大勇脸上明显生出一丝不舍,但还是摇了摇头:“不用了,也不差这点时间,一起走热闹一些。再说了,我还惦记着田里的庄稼,交给其他人我不放心。”
这些日子他替叶蓁蓁种西瓜,西瓜苗已经培育出来种在地里,有庄子的管事看着,也不需要他插手,所以才更加挂念自己地里的活计。
三婶和堂弟还在临西县等三叔回去,叶蓁蓁实在说不出挽留的话,只好把主意打在叶大婶身上:“娘,就让爹和三叔回去,您和弟弟妹妹留下来吧。”
叶大婶的视线在她平坦的肚子上一扫而过,最后还是理智战胜了情感,拒绝了女儿的诱惑:“你爹一个大老粗不懂得照顾自己,我不放心他一个人,得跟着回去照顾,你有亲家母和姑爷照顾着,我也放心。”
再说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谁,哪有当娘的上门住一整年的道理?能够小住一个多月已经是意外之喜,亲家和善,但她也不能不识礼数。
他们去意已决,再强留也没有意义,崔维桢看了叶蓁蓁一眼,说道:“小婿让人打听最近是有去临阳府的船,等到有消息了,岳父岳母和三叔再启程回乡也不迟。只不过,四妹和林弟就留下京城吧。四妹可以给蓁儿作伴,至于林弟,京城的书院也快建好了,他可以进去跟随大儒学习,终究比在临西县好。”
虎娃最近的进步是肉眼可见的,与临西县那个小地方想必,京城的师资力量自然非同凡响。
这还只是族学而已,若是进了书院,里头的夫子都是名家大儒,就是个朽木进去,人家都能雕琢成才。
好歹也在天子脚下住了些时日,叶大勇和叶大婶早非吴下阿蒙,自然知道新建的书院是什么的地位,虽然说是面向天下所有读书人招生,但是作为在京城建好的第一家书院,若非有一定的人脉关系和身份地位,想要进去都不容易。
崔维桢担着督造之名,得到一个入学名额是再简单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