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世宏咬牙切齿,但并没有动作,垂眸敛目不发一言,果然,御座上的圣人把视线落在他身上,沉声询问道:“崔爱卿,你有何想法?”
世家注重传承,族中一切事物都要族长裁定,为了防止财富和血脉外流,田产都集中在嫡系手中,因为血缘偏远而分出的支脉几乎没能从主家分到什么财产,比如说叶蓁蓁的合伙人王祁,他属于王家支脉,只能自力更生做生意,是绝对享受不到主家财富的恩泽的。
三叔公乃崔家嫡支,虽是长老,但还是属于族长崔世宏的管辖,换而言之,田产没有他的份,奴仆佃户的去留他跟没有权力决定。
有权力做决定的,只有崔世宏。
只是,崔世宏会答应吗?
崔世宏从队列出来,不疾不徐地说道:“启禀陛下,我清he崔氏立族已经有上百年之久,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立德立行,在民间颇有口碑。收留流民乃有史以来的传统与善举。熙元三年,洪水泛滥,百姓死伤无数,数万人流离失所,有民变之患,以崔、王、卢、李、郑五姓为首的世家义无反顾地站出来接济流民,收为佃户,不仅解决了民变之患,亦活了无数百姓。
太宗因此赞誉,世家乃国之栋梁、立国之石也。上百年下来,当年的流民在各世家所辖地安居落户,子生孙,孙又生子,早已落地生根,与原居百姓无异,何来返籍之说?陛下,若让他们返籍,世家则元气大伤,分崩离析也!当年五姓世族为大周开国立下汗马功劳,如今远居乡野,不理朝政,还请陛下您能体谅则个,莫让我等心寒吶!”
其他世家所属也纷纷出列,冲着宣武帝稽首,齐声高呼:“陛下,莫让我等心寒吶!”
御座上的宣武帝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
当年太宗起事,粮草兵器不足,多仪仗世家之功,因而立国后世家实力大涨,大周国力微弱,立国不稳,对世家多有仪仗,因而以安抚为主。
经过几代帝王的励精图治和休养生息,大周已经国力强盛,羽翼丰满,世家贪得无厌的扩张已经侵犯了朝廷的利益,只有进行打压和削弱,才是大周延续的根本,否则又会重蹈前朝灭亡的覆辙。
如今崔世宏的一番话义正言辞,把世家扩张势力的行为美化成济世的仁德,冠冕堂皇,最后还把皇帝至于忘恩负义、不仁不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