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是听信的是谁的谗言?只看旁边脸色难看的李侍郎就知道了。
崔维桢微微一笑:日久见人心,李尚书明察秋毫,定然不会被奸佞之辈所蒙骗。
李元义觉得有趣,崔维桢乃御前宠臣,进入户部后更是节节高升,从未向李侍郎一般在他面前逢迎,平日就算是有公务接触,大多是公事公办,从未说过什么讨好的话。
因此他觉得此子清高自负,目下无尘,对他的态度一直不好。但是今日他才发现,崔侍郎自傲是真,但公心也是真,对方若是愿意多说一句好话,那是能说到人家心坎里去的。
难怪呢,要不然怎么成了御前红人,还与诸位朝臣关系匪浅?若他真是倨傲自负的性子,怕是个孤立无援的境地吧。
李元义心中器重了几分,也愿意投桃报李:听你说廖主事也对此法颇为熟悉?既然如此,日后待培训有成,就让他负责挑选人手厘清旧账吧,你从旁统筹,有什么困难尽管找本官。
这已经是一种示好了。
崔维桢自然不是不识趣之人,当即抱拳道:承蒙李尚书器重,下官定不负重托。
李元义满意地点头,和颜悦色地询问崔维桢的意见:既然如此,崔侍郎以为何时组织官吏培训最为合适?
崔维桢贴心地说道:事不宜迟,如果今日能培训是再好不过了。
崔尚书所言甚是。
李元义笑着捋须,正好看到李侍郎就在不远处,便招手让他上来,吩咐道:李侍郎,你快快回去户部衙门,通知所有官吏到堂前集合听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