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想小甯担心,司弦便一个人去了医院,咨询心理医生。这个时候的心理医生还是很闲的,国人不拿心理方面的病当作病,认为心理上的不愉快都是矫情,惯的。上一世是直到张国荣的离世,“抑郁症”等一系列心理疾病才引起国人的相对重视。司弦预约的这个心理医生很出名,是外国人,她正在苦恼怎么把“心理定期检查”推行到中国公众的身上。现在中国普遍认为,又没有精神病看什么心理医生,还有把看心理医生当作一种羞于开口的事情。
这个外国人很出名,后来还在中国发行了心理方面的书,所以司弦联系了她。要是联系其他心理医师,估计她是被开两副宁神药,就被打发了。
“你长期处于精神紧绷的状态。”玛丽用着伦敦腔,她是英国人,她看了司弦的资料。“你的微表情,你微小的肢体动作,亲爱的,你太压抑了。”
“是的,现在只要深夜来临,我便觉得身体有些负荷不住。”
“这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你不能急于转换角色,接纳自己,慢慢地。”玛丽又指着一张照片,“你很依赖你的这个朋友,从前期来说,是好的,她能帮你完成角色的转换。可是长此以往,不是好的办法,如果下次你能来,我希望能与你朋友见上一面。”
司弦犹豫了,“玛丽,我不想她担心。”
“她帮助了你,同时她也是你急于转换角色的诱因。比起隐瞒,她会更想了解你。”
司弦叹了一口气,“我不想暴露自己差劲暴虐的一面。”
“她也许会惊讶,也许会转身就走,这些都是‘假设’。你们很亲密,你在乎她,她也许比你想象中的更要在乎你。”
第68章 二人世界
“你好。”玛丽扶着西装握住资钧甯的手,用生涩的中文开口,“我的中文不大好。”
“没关系,行你的方便,我懂一点点英语。”资钧甯紧张地握住玛丽的手,用英语说着。
资钧甯还没有见过心理医师,司弦和她说的时候,她紧张好一天,司弦的“病”这么严重吗?都要看心理医师了。心理医师和她说了一些司弦的情况,如果遇到司弦情况不对的时候应该怎么做。顺便还给她做了个心理排查,资钧甯的心理状况很好,适合做一名“引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