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在思考着,怎么样能够具象化形,利用“宝具”的方式也许就能够和关羽的冷艳锯一决高下……
第337章 梁刀
一连三天梁左都被关二爷打得吐血,完全没得打。
哪怕一向不服输的他也不得不暂时放弃,有一线机会赢就去争取最大的可能性,可没有任何机会去打那就是自虐了。
他再次回到了八哥给他安排的正轨上来,进入石柱书馆学习。
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梁左学到了很多,有有效的“关于阵法的解析和释放”的课题,也有目前对他毫无意义的“生命结构与能量的关联”这样的巨大抽象课题,前者比起后者来说要少很多。在石柱书馆中,理论知识比起应用实践还是要更多一些,并且由于种类太过于驳杂,不少梁左看不懂也超出了他的理解能力,像是什么调查某颗星球的生命进化史,一个小星系的三星环绕体系的分析……
不过这些知识让他大开见识,无形之中已经让他眼界和思维方式有了不小的变化。
在此期间梁左不断在尝试冲击“具象化形”,说是冲击,其实他就是处于女研究员所描述的第一个阶段,先是最大限度让体内的气加速沸腾起来,让它们以极限边沿的速度运行,然后感受它们带给身体的疼痛感,同时脑子里构建自己宝具的“形态”。
梁左最先想到的是,自己需要一件攻防一体的宝具。
纵观地球历史,攻防一体的武器似乎都是较为平庸的,于是他改变了原本想法,瞄上了关二爷那样的一把冷艳锯,不如自己也搞一把高仿青龙偃月刀?
摸着下巴,梁左不断在脑子里思索着各种可能的兵器。
青龙偃月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或者是唐代陌刀?由古汉斩马剑改良,可做双手短兵器,也可加长柄变成长武器。
戚氏军刀?名将戚继光在与倭寇作战中由日本刀启发,刀型狭长,护手与刃相接处有吞口,面长背短,便于双手握持,可攻可守,杀伤性极强。
在梁左脑子里对于剑一直不是特别有兴趣,这也是由于他常常外出旅行,所以见识还算比较宽广的缘故。
古代剑更像是一种仪器而非战具,古人不少佩戴“仪剑”,后来国内到处都出现的有剑穗的长剑大多数属于此类,古代并不是用来对敌,而是一种纯粹的装饰物,用来表示君子六艺的象征。真正的杀人之剑几乎大多数都是江湖豪强、刺客使用,剑多用于穿刺,易折,是一种不成功便成仁的兵器,上战场的剑也并非没有,只是大多数都是厚背剑,阔剑,以避免战争中武器对砍被崩断,其实已经极为类似于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