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遗憾之余又觉得完全理所当然。
借象体系本质上就是模仿与自我暗示,可自我暗示再强烈也终究不可能变成真货,唬人倒是不错,用于实战却只能当做奇兵。
他摇摇头,将注意力回到第一道。
回来之后梁左有一个明显感觉,气道里头的“元气”更加充足,能量密度更大了。对于元气的使用他依旧不熟练,很多时候还是按照“气”那一套在依样画葫芦,就如同是一个将金属作石头一样投掷和打击原始人。
静下心来,梁左琢磨起“元气”这种特殊聚合体能量粒子的利用方式。
元,单位能量极高,空间内数量较少,不易于捕捉,不易被利用,破坏力强。
气,温和,空间内数量极多,易于利用,不过逸散也最快,这是由于气比起元来说能量程度要低,而且容易被外力拉扯。
元气,以元为核心,气为附属粒子压缩而成的高能新型微粒,单位能量程度最高,是人为制造的聚合体,能量逸散程度很低,只是运用起来比起气费劲得多。
打个比方,元就像是铁元素,气更像是石头之中的硅元素。
元气更像是处理之后的钢,硬度强,然而加工比起前两者更加困难。
即是说,如果梁左确定以后走“元气”这种新概念的体系,他作战时很有可能丧失掉及时补给能力。不过他短暂考虑之后觉得也没问题,作为游击,如果加入战团几分钟内还无法决出胜负,基本上游击就只有逃命或者是被杀。续航能力对于射手和金刚更重要,游击需要更纯粹爆炸的瞬间撕破敌方阵容的能力。
要么赢,要么死。
想通透之后他只觉得浑身舒畅,继而开始尝试更加细致体会元气与之前气的不同。
对于“元”梁左也曾经尝试研究过,按照公开的研究成果,自然界与昆仑之中,元与气的数量比例为1:10,俩者之间的能量差更大,反复试验测试表明,单位元粒子爆发产生的能量相当于一百单位的气粒子。这是理论上的极限值,与实战不可同日而语。但也说明了,元在能量基础上远胜于气,可为什么修仙者数量总是很少,甚至不足昆仑炼气士的百分之五?
理由很简单,太难了。
首先要入门必须有过来人指引,如若自己胡乱琢磨尝试,一个控制不住,元就能够直接在体内爆炸开来,新人小命不保。死亡淘汰一部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