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所当然的认为,一个人体,除了骨骼和肉体组织,剩下的都是血液。

当然,这是普通人看法,那时候的医生认为人体内包括四种体液,血,粘液,黑胆汁和黄胆汁。

那么普通人认为血液占多少呢?和现代人类对体液的认知差不多,约占体重的60。

这同样是从生活常识得来的,风干的腊肉和新鲜的腊肉的区别。

所以在那时候的描述中,被吸血鬼吸干血液的尸体,都是恐怖的皮包骨头的干尸,正好是熏干腊肉的感觉。

电影里也都是类似的形象,连《黑夜传说》本身,为了照顾观众的理解,也把休眠的长老做成干尸的样子。

这样当然很可怕,吸血鬼在人类当中的形象,当然不会好。

是每个小孩子童年纠缠不去的噩梦。

只有现代人才知道,失去全部血液,也只是瘦一点,减肥了,变白。

另一个区别是,对血液的认知度不同。

献血的普及,让现代人对血液有了更清晰准确的认识。

在此之前,失去血液则是可怕的事情。

更多的,则是宗教的影响,吸血鬼天生就代表邪恶。

互联网普及以后,宗教在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迅速的,大范围的降低了。

吸血鬼的邪恶标签,没那么明显了。

在这个时间点以前,关于吸血鬼最有影响力的文艺作品当属《吸血惊情四百年》和《夜访吸血鬼》了。

两部影片的影响力都不小,对吸血鬼的形象改善也都有益。